[实用新型]球拍及球杆的握套无效
| 申请号: | 00263458.9 | 申请日: | 2000-12-22 |
| 公开(公告)号: | CN2460146Y | 公开(公告)日: | 2001-11-21 |
| 发明(设计)人: | 赵国量 | 申请(专利权)人: | 赵国量 |
| 主分类号: | A63B49/08 | 分类号: | A63B49/08;A63B53/00;A63B59/00 |
| 代理公司: | 上海市东方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李浩东 |
| 地址: | 台湾台中县*** | 国省代码: | 台湾;7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球拍 球杆 | ||
本实用新型系指一种套设于球拍、球杆等球具柄部,以供缠绕握把带的握套,详而言的,尤指一种可增加握持稳定性、防止握把带滑动且易于缠绕握把带的握套改进结构。
一般球拍、球杆于柄部套接有握套,据此扩大柄部外径,并可适度修饰柄部形状,以利于配合使用者手部握持;其主要包含一套筒,该套筒内部轴向开设一容置孔,且该容置孔的孔径均一,供球杆插套于柄部;该套筒两端外周外扩形成二端部,该套筒环周据此于该各端部间形成可供缠绕握把带的颈部,且该套筒于封闭端穿设一透气孔与该容置孔连通,供容置孔内空气逸出,使该柄部得以顺利插套。
前述习知握套在颈部缠绕握把带时,握把带系自一端处斜向圈套缠绕,且握把带缠绕时,一侧缘边压靠于前一回圈部份的外缘,其另一侧缘则为后一回圈所压靠,使得各个回圈节比鳞次地叠靠,而由于握把带与该颈部相贴的底缘面两侧边系呈斜削状,而得以使该握把带缠绕完成后,形成平整的表面;然而,欲将握把带缠绕包覆良好,相邻回圈交叠处需注意平均妥适,且在缠绕过程中需使握把带与套筒轴向保持一定的斜角状态,再加上,若缠绕时对握把带拉引出力无法保持一致均衡或出力过小,易使握把带难以紧密包覆,在握持施力时,往往造成握把带滑移而需重新缠绕,其握把带的缠绕困难度高,一般较不具经验者不易缠绕良好。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球拍及球杆的握套,其侧周缘凸设有螺旋状的导引肋,以导引握把带的缠绕,降低握把带缠绕的困难度,并定位握把带避免滑移。
本实用新型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球拍及球杆的握套,其导引肋的断面高度大于握把带厚度,提升握持的稳定性。
本实用新型又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球拍及球杆的握套,其导引肋的断一面高度小于握把带厚度,供导排热气以提升握持舒适性。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球拍及球杆的握套,包括一筒状的套体,套体轴向开设一套孔,套孔于套体一端对外开通,套体设一气孔与套孔连通;套体于中段形成一颈段,其特征在于:颈段凸设螺旋状的导引肋,握把带缠绕在导引肋形成的螺旋状槽内。
下面结合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及其附图作进一步的说明。
图1系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的立体图。
图2系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的剖视图。
图3系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的第一种握把带缠绕状态的部分剖视示意图。
图4系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的第二种握把带缠绕状态的部分剖视示意图。
图5系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的第三种握把带缠绕状态的部分剖视示意图。
图6系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的部分剖视示意图。
图7系本实用新型第三实施例的部分剖视示意图。
请参阅图1、图2,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主要包含一筒状的套体(10),该套体(10)内部轴向开设一套孔(12),该套孔(12)的孔径均一,且该套体(10)于封闭端穿设一气孔(14)与该套孔(12)连通,该套体(10)套设于球拍、球杆的柄部;该套体(10)于中段部份缩束形成一头段(16),供握把带缠绕;再者,该颈段(16)凸设一螺旋状的导引肋(18),据以导引握把带缠绕于该颈段(16),降低握把带缠绕的困难度,并定位握把带避免滑移。
请参阅图3,前述第一实施例套设于球拍、球杆的柄部时,可于该颈段(16)处缠绕握把带(20),以利用该握把带(20)的弹性,提升手部握持的舒适性及握持稳定性,此时,该握把带(20)侧靠于该导引肋(18)侧缘,利用该导引肋(18)的导引,使该握把带(20)依循着该导引肋(18)导引回旋缠绕,使该握把带(20)斜向缠绕于该颈段(16)。
又,请参阅图4,该导引肋(18)断面的高度大于握把带(20)厚度,在该握把带(20)缠绕完成后,该导引肋(18)外周缘凸出于该握把带(20)外缘面,当使用者手部握持时,凸出于该握把带(20)外缘面的该导引肋(18)外周缘抵靠着手掌,由于该导引助(18)与手掌接触面积小,而在该导引肋(18)与手掌间形成较高的局部压力,进而提升握持的稳定性,避免握套与手合相对滑移。
请参阅图5,该导引肋(8)的断面高度小于该握把带(20)厚度,在该握把带(20)缠绕完成后,该导引肋(18)外周绿低于该握把带(20)外缘面,据此于外周面形成螺旋状的凹沟,当使用者手合握持时,由于体温使手掌与该握把带(20)间所产生的热气、湿气得以藉由此等凹沟疏导排放,提高握持的舒适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赵国量,未经赵国量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00263458.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画图线专用铅芯自动笔
- 下一篇:高效碗式搅拌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