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改良的填补设备无效
| 申请号: | 00263282.9 | 申请日: | 2000-12-08 |
| 公开(公告)号: | CN2455453Y | 公开(公告)日: | 2001-10-24 |
| 发明(设计)人: | 张仓铭 | 申请(专利权)人: | 张仓铭 |
| 主分类号: | B27G11/00 | 分类号: | B27G11/00 |
| 代理公司: | 中科专利商标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 代理人: | 汤保平 |
| 地址: | 台湾省台中县*** | 国省代码: | 台湾;7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改良 填补 设备 | ||
本实用新型是与木工机械有关,更详而言之是指一种改良的填补设备。
按,由原木裁切并磨削而成的原木板其表面难免有为数不少的毛细孔或凹痕,而为使原木板便于供后续制程(如制作家俱)所使用,必须先以底漆将其表面的毛细孔或凹痕补平。早期填补原木板表面毛细孔或凹痕的方法,是以人工的方式将底漆涂布于原木板表面,再视原木板表面毛细孔或凹痕是否被底漆填平,若无,则再进行原木板表面砂光的程序,以便将原木板表面无毛细孔或凹痕的部份其上的底漆磨去,再进行填补底漆的动作,直到原木板表面完全平整为止。
由于前揭以人工填补底漆的方式其效率甚低,因此,有业者研发出一种如图1所示的填补设备1,以便可以机械化的方式进行前述填补底漆的动作。该填补设备1大体上是具有一机架2,一输送设备3,设于机架2上,一均布轮4、一涂布轮5及一填补轮6,平行设于该输送设备3上方,一喷漆单元7,设于该均布轮4上,一驱动机构8,设置于该机架2上。使用时,是将木板置于输送设备3上,则该喷漆单元7可将底漆喷洒于均布轮4上,藉由该均布轮4表面光滑的设计可使底漆均匀地分布于其上,而滴落至木板上,再藉由涂布轮5将底漆涂布于木板表面,再以填补轮6压制木板,以便将底漆填补于木板的毛细孔内。
虽然该填补设备1确实可节省人力,略为提升填补底漆的效率,惟,由于各均布轮4、涂布轮5及填补轮6之间有距离,因此,当涂布轮5将底漆涂布于木板表面后,其表面残余的底漆会滴落于输送设备3的输送带上,而无法再加以利用,如此一来,由于木板上的底漆量常不足以供应填补毛细孔之用,导致填补轮6填补底漆的动作常无法一次完成,必须再将木板送至填补设备1上进行填补底漆的动作,直到填补完成为止。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即在提供一种改良的填补设备,其可有效地利用底漆,以便藉由一次的循环程序即可完成填补木板表面毛细孔的动作,进而大幅提升填补木板底漆的效率。
缘是,为达成前述的目的,本实用新型是提供一种改良的填补设备,包含有一机架,一输送单元,设置于该机架上,包含用以输送木板的一输送带,一表面光滑的均布轮,可沿轴心转动地架设于该输送带上方,一涂布轮,可沿轴心转动地平行架设于该均布轮一侧,一表面光滑的填补轮,可沿轴心转动地平行架设于该涂布轮一侧,一喷漆单元,设置于该输送单元顶侧并对应该均布轮,一驱动机构,设置于该机架上,包含连动各该均布轮、涂布轮及填补轮的马达等构件;其特征在于更包含一调整机构,该填补轮是设置于调整机构上,用以可使该填补轮相对涂布轮移动预定的距离,进而调整该填补轮与涂布轮之间距;藉此,操作者可藉由该调整机构将该填补轮与涂布轮之间距调整至适当的距离,使该转动中的涂布轮其上所沾附的底漆不会自其与填补轮之间隙滴落,而会流至运转中的填补轮表面再利用,使该填补设备填补木板表面毛细孔的动作可一次完成。
其中该调整机构是包含二调整架,各该调整架分别包含一固定架,一活动块,可移动地设置于该固定架的轨道上,该填补轮是架设于该二活动块上,一驱动装置,连接该二活动块,用以使各该活动块朝预定方向移动。
其中该驱动装置是包含二支架,该二支架是分别对应各调整架,一联动件,架设于该二支架之间,二被动件,分别设置于支架上,并分别连接各活动块与联动件末端,一驱动件,设于一支架上并与联动件一端连接。
其中该联动件二端及被动件上分别设有相互啮合的齿。
其中该二活动块二侧分别设有一滑移面,各该活动块是分别以滑移面互补地置于固定架的轨道内。
其中该二固定架的轨道是燕尾槽,各该活动块断面概呈梯形,以便分别以呈倾斜相对状的二滑移面置于该二固定架的轨道内。
其中各该活动块上分别对应设有一容孔,一轴承,塞置于容孔内,用以供该填补轮二端架设于该二轴承上。
其中该驱动件是包含一转盘,该联动件一端是连接于转盘的轴心处,一握柄,设于转盘周缘上。
以下,兹举本实用新型一较佳实施例,并配合图式做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如后,其中:
图1是一习知填补设备的立体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一较佳实施例的立体组合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一较佳实施例中调整机构的立体分解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一较佳实施例的部份顶视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一较佳实施例中填补轮与涂布轮之间距调整后的状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张仓铭,未经张仓铭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00263282.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防止结垢的水环真空泵
- 下一篇:硬导线活动接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