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可自动温度补偿的电冰箱无效
申请号: | 00263034.6 | 申请日: | 2000-11-23 |
公开(公告)号: | CN2453365Y | 公开(公告)日: | 2001-10-10 |
发明(设计)人: | 谭琦;许欢庆;潘坚;华筑亚;黄红红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科龙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5D29/00 | 分类号: | F25D29/00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顺天达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蔡晓红,郭伟刚 |
地址: | 528303 ***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自动 温度 补偿 电冰箱 | ||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冰箱,具体涉及一种电冰箱温度补偿装置的改进,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可自动温度补偿的电冰箱。
目前,在普通电冰箱中所采用的温度补偿开关是一种手动温度补偿开关,这种手动温度补偿是这样进行的:在冷藏室内设有一个温度补偿加热器(电阻发热丝或灯泡),该温度补偿加热器由一个手动开关控制,在冬天,人工手动合上该开关,温度补偿加热器通电发热,升高冷藏室的温度,使冷藏室的温度不致于过早达到温度控制器的设定温度,即通过延长压缩机的开机时间使冷冻室能达到所需温度。在夏天,人工将手动开关断开,温度补偿加热器不发热,温度控制器按正常温度工作,压缩机也正常工作。这种需手动调节的温度补偿开关存在如下问题:用户如不仔细阅读电冰箱使用说明书,则不知道如何调节温度补偿开关,经常在季节变化时不进行开关的开闭转换,导致在冬天时,压缩机因运行时间缩短使冷冻室不能达到设定温度,食物变质;在夏天时导致压缩机运行时间延长,冷冻室温度过低,浪费电能。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可自动温度补偿的电冰箱,可克服现有冰箱的上述技术缺点,使得电冰箱在季节温度发生变化时能自动接通或断开温度补偿器,在无须人工干涉情况下,实现冷藏和冷冻的双重理想制冷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构造一种可自动温度补偿的电冰箱,其特征在于,用温控自动开关取代与现有温度补偿加热器串联的手动开关,所述温控自动开关设置在电冰箱体的冷藏室外面,与电冰箱合为一体并与外界空气相通,可检测外界正常温度而不受电冰箱自身温度所影响。设定了断开及闭合温度以后,所述温控自动开关通过检测外界温度,自动断开或闭合,从而使与其串联的温度补偿加热器处于不工作状态或工作状态。
按照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可自动温度补偿的电冰箱,其特征在于,所述温控自动开关在第一温度以下时处于导通状态,在第二温度以上时处于开路状态,所述第一温度低于所述第二温度。
按照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可自动温度补偿的电冰箱,其特征在于,所述温控自动开关是磁敏温度开关。
按照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可自动温度补偿的电冰箱,其特征在于,所述温控自动开关是双金属片恒温器开关。
按照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可自动温度补偿的电冰箱,其特征在于,所述温控自动开关是装有触点开关的温度计。
按照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可自动温度补偿的电冰箱,其特征在于,所述温控自动开关是温敏电阻开关。
按照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可自动温度补偿的电冰箱,其特征在于,所述温控自动开关安装在电冰箱后壳靠顶盖边沿,与电冰箱后壳合为一体,不会受到电冰箱冷藏或冷冻室内低温的影响,也不会受压缩机工作散热的影响。
按照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可自动温度补偿的电冰箱,其特征在于,所述温控自动开关安装在电冰箱电冰箱顶盖中部,与电冰箱顶盖合为一体。
按照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可自动温度补偿的电冰箱,其特征在于,所述温控自动开关安装在电冰箱门的铰盖腔内,与电冰箱门合为一体。
按照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可自动温度补偿的电冰箱,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温度为摄氏11度,所述第二温度为摄氏13度。
实施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可自动温度补偿的电冰箱,用温控自动开关取代与现有温度补偿加热器串联的手动开关,所述温控自动开关设置在电冰箱体的冷藏及冷冻室外面,与电冰箱成为合谐一体,可检测外界正常温度,不会受到电冰箱冷藏或冷冻室内低温的影响,也不会受压缩机工作散热的影响,设定了断开及闭合温度以后,所述温控自动开关自动断开或闭合,从而使与其串联的温度补偿加热器处于不工作状态或工作状态。解决了用手动开关时用户不知道如何调节或忘记调节所带来的不利后果。
下面结合附图用实施例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附图中: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示意图;
图2是将温控自动开关安装在电冰箱后壳靠顶盖边沿的后视立体示意图;
图3是将温控自动开关安装在电冰箱后壳靠顶盖边沿的A-A示意图;
图4是将温控自动开关安装在电冰箱顶盖中部的立体示意图;
图5是将温控自动开关设置在电冰箱门铰盖腔内的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科龙电器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广东科龙电器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00263034.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