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电子卡连接器在审
申请号: | 00262753.1 | 申请日: | 2000-11-13 |
公开(公告)号: | CN2452157Y | 公开(公告)日: | 2001-10-03 |
发明(设计)人: | 陈明庆 | 申请(专利权)人: | 富士康(昆山)电脑接插件有限公司;鸿海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R12/16 | 分类号: | H01R12/1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5316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子卡 连接器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子卡连接器,具体地说,涉及一种将用户识别卡(Subscriber Identify Module Card,以下简称SIM卡)与电路板电性连接的电子卡连接器。
与本实用新型相关的现有技术如美国专利第5,527,192及5,823,828号等,这些现有技术所揭示的电子卡连接器大都包括对称设置在电子卡连接器绝缘本体两侧且具有相同结构的第一及第二排导电端子,且该第一及第二排导电端子多利用射出成型技术嵌设在绝缘本体中。前述导电端子用以与电子卡电性连接的接触部凸出绝缘本体上表面,从而与电子卡相应的接触点电性连接;而端子焊接部则设在绝缘本体两相对侧壁的外或底表面下从而与印刷电路板的对应线路相焊接。此类结构在射出成型过程中需要分两次将上述第一、第二排导电端子组设在成型模具型腔内,而且需要在模具上设置两套定位装置来将端子定位在模具型腔中,这样就不利于缩短工时和降低模具制造成本。另外,现有技术中,第一、二排导电端子的焊接部分别设在绝缘本体两侧,如此,不易保证端子焊接部的共平面度,从而使得模具的精度要求提高,不利于降低成本。
本实用新型目的在于能够克服上述缺陷,提供一种易于制造及装配,并且有利于缩短工时和降低模具制造费用的电子卡连接器。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本电子卡连接器包括有绝缘本体、第一排导电端子、第二排导电端子及盖体,其中第一、二排导电端子可由金属板材一次性冲压制成,并利用射出成型技术嵌设在绝缘本体内。当导电端子嵌设在绝缘本体内时,第二排导电端子的若干个端子分为两部分排布在第一排导电端子的两侧,其中第一排导电端子接触部与第二排导电端子接触部对应于电子卡上不同排的触点区域,而第一排导电端子焊接部与第二端子焊接部位于绝缘本体的同侧从而有利于焊接的便捷操作。
相较于现有技术,由于本实用新型电子卡连接器的两排导电端子可由金属板材利用一套模具一次性冲压制成;并且在其绝缘本体射出成型时,两排导电端子端子可以一次性放入模具型腔,因而模具只需要一套定位装置定位该两排端子,如此有利于减少工时和降低模具开发与制造成本。
另外,由于本实用新型第一、第二排导电端子的焊接部位于底板的同一侧,且焊接部脚位节距加大,如此在制作印刷电路板时,可降低其难度、所需精密度及使共平面度易于保证,从而也有利于降低制造成本,减少焊接工时及更利于SMT(Surface mounting technology,表面粘贴技术,简称SMT)技术的施行。
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分解图。
图2为图1所示的本实用新型的绝缘本体与第一、二排导电端子的分解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与电子卡间的立体组合图。
请参照图1及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电子卡连接器1包括绝缘本体10,嵌设在绝缘本体10中的第一及第二排导电端子11、12,和组设在绝缘本体10中并可相对于绝缘本体10滑动的盖体13。
绝缘本体10包括底板100和垂直设在底板100两侧的侧板108,其中底板100设有收容第一排导电端子11接触部112的第一开口101及收容第二排导电端子12接触部124的第二开口102,且第一开口101与第二开口102之间设有一定位梁103。另外,在底板100一端、两侧板108之间,垂直底板100与两侧板108凸设有一带倒角面的凸肋104,而垂直底板100另一面,凸设有一焊接梁105。另外,垂直于两侧板108、与底板100平行的上下两侧则分别凸设有定位该电子卡连接器1的定位板106,该定位板106中部设有一通孔107,以将该电子卡连接器1以螺接方式固持在电子装置(未图示)的相应位置上。且在侧板108与凸肋104之间设有两滑槽109,从而有利于盖体14组设在绝缘本体10后相对绝缘本体10的滑动。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排导电端子11与第二排导电端子12可由金属板材一次性冲压制成。其中第一排导电端子11由三支相同结构的端子组成,每支端子均包括第一定位部111,设在第一定位部111一端的第一焊接部110及设在另一端的第一接触部112。
第二排导电端子12由三支相似结构的端子组成,每支端子均包括第二定位部121,设在第二定位部121一端的第二焊接部120及设在另一端的第二接触部124。其中第二定位部121包括第一定位臂122及第二定位臂123,第二焊接部120设在第一定位臂122末端而第二接触部124设在第二定位臂123末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富士康(昆山)电脑接插件有限公司;鸿海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富士康(昆山)电脑接插件有限公司;鸿海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00262753.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