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微型无线耳机无效
| 申请号: | 00262305.6 | 申请日: | 2000-11-09 |
| 公开(公告)号: | CN2449440Y | 公开(公告)日: | 2001-09-19 |
| 发明(设计)人: | 韦焕康 | 申请(专利权)人: | 吴培军 |
| 主分类号: | H04R5/033 | 分类号: | H04R5/033 |
| 代理公司: | 广西壮族自治区柳州市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陈希 |
| 地址: | 545005 广西壮族自治区*** | 国省代码: | 广西;45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微型 无线耳机 | ||
本实用新型是涉及一种可广泛用于舞台演员听控于导演指挥、电视播音员听控于导播、野外勘探在一定范围内进行测量联络或公安部门进行联络的微型无线耳机。
现有的无线耳机,由于其体积大,在耳朵上时,可以明显的看到,特别是用于电视播音员时,观众可以明显看到其耳部的耳机,直接影响播音员的头部形象。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提供一种体积小,可放置于耳道内,隐蔽生极好,使用方便,丝毫不影响演员、播音员头部形象的微型无线耳机。
本实用新型的解决方案是这样的:包括有发射部分和耳机接收放大部分,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发射部分是在发射机的音频输出端是与线圈相接;所述的耳机接收放大部分具有接收线圈,线圈是接在耳机放大电路的输入端,耳机放大电路的输出接到微型发声器件。由于耳机接收部分是采用线圈接收方式,发声器件采用微型器件,其体积得以缩小,可以放入耳道内。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体积小,可远距离发射、接收,可放置于耳道内,隐蔽性极好,使用方便,丝毫不影响演员、播音员头部形象。
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
附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耳机接收放大部分的电原理图。
附图2是本实用新型采用调频无线话筒接收电路作为发射部分的电原理图。
附图3是采用手持对讲机为发射部分时的结构方框图。
附图4是在手持对讲机中增加一级放大电路的电原理图。
本实用新型包括有发射部分和耳机接收放大部分,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发射部分是在发射机的音频输出端是与线圈L1相接;所述的耳机接收放大部分具有接收线圈L2,线圈L2是接在耳机放大电路的输入端,耳机放大电路的输出接到微型发声器件REC1。所述的发射机是采用调频式发射机;所述的耳机接收放大部分是相应的调频接收。
其发射部分可以采用附图2所示以调频无线话筒为发射部分,线圈L1可以直接接到无线话筒的信号输出端。其工作原理是:从天线接收的调频信号经集成电路CXA1691BA的处理,在其输出端输出音频信号,该音频信号推动线圈L1,耳机接收线圈L2接收到线圈L1发射出的微弱的信号后,经放大通过微型发声器件REC1将音频信号还原成语音。如果无线话筒的功率小,可以增加附图2中的IC(TDA2822)的功率放大电路进行放大,线圈L1接到功率放大的输出端。
发射部分也可采用附图(3、4)所示的手持对讲机的接收方式,所述的发射机是采用手持对讲机,线圈L1是接在手持对讲机的功率输出端,即将扬声器的一端断开,线圈L1直接接到音频输出两端,如功率不够大,可外接如附图(2、4)所示的集成电路和线圈L1,使用时将已改为接收机的手持对讲机及图4所示的集成电路和线圈L1带在身上,另一台手持对讲机作为发射机使用,当接收机收到发射机的信号后,作为接收机的手持对讲机其功率输出端将音频信号集成电路由线圈L1发射(偶合)出去,由耳机接收(偶合)部分的线圈L2接收,经放大,推动微型发声器件REC1将音频信号还原成语音。此种方式,可在原手持对讲机的接收范围内进行接收,以实现远距离接收。
附图2所示的集成电路IC是采用TDA2822,附图4所示的集成电路IC2是采用TDA7056,其功率放大电路还可采用其它电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吴培军,未经吴培军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00262305.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