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锥接管接头无效
申请号: | 00262023.5 | 申请日: | 2000-11-15 |
公开(公告)号: | CN2462182Y | 公开(公告)日: | 2001-11-28 |
发明(设计)人: | 余兴基 | 申请(专利权)人: | 余兴基 |
主分类号: | F16L13/11 | 分类号: | F16L13/11;F16L21/00 |
代理公司: | 天津市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王融生 |
地址: | 300192 天津市南***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接管 接头 | ||
本发明属于管接头,特别涉及一种锥接管接头。
目前管子的阴阳接头的已在传统的管材中,大量使用,例如铸铁管,陶管,钢管,塑料管及混凝土管等。铸铁管及陶管的一头制成阴具的形状,结合时用造型的一方插入,这种插入,完全是一种松配合,也就是中间需要用大量的填充料来防漏。接好后,接头几乎完全设有轴向的强度及弯扭等强度。当然这种接头在有内压时,就会脱开,以及渗漏等。混凝土管及8时左右的塑料管,也有制成插入式的。这种插入,基本是靠一个橡皮圈来防漏,所以也不能承压,更设有轴向拉力及接受弯扭等外力了。小口径的铜管及塑料管,也是做成插入式。在铜管则采用毛细管作用,将焊锡吸入。在塑料管则利用胶黏,这些做法因为公差配合的关系,只能用在极小的口径。总之现有的承插式管接头强度低,都不抗压,不抗拉,不抗扭,易渗漏及限于小口径等。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锥接管接头,克服现有技术的缺点和不足,达到管接头高强度,耐压,抗拉,抗扭,不渗漏,且无口径的限制等。
本发明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锥接管接头,其特征是:此接头由分别连接在两个管子端头的两种形状的接头组成,一种是在管子端头的内孔壁是外大里小内的锥形的管头1,另一种是在管子端头的外壁是外小里大的外锥形的管头2,这两个内外锥的锥度相同,外锥形的管头一阳具头,与内锥形的管头一阴具头插入配合。
阴具头和阳具头的接触面上有一层黏胶3。
阴具头和阳具头的接触面上也可夹一个己成形的橡皮套,在阴阳具其中的一具上的两侧装两个轴4,其上装各有一摇臂5,其摇臂上的把柄7上有曲线形,在另一具上的相对的两侧装有两个挂钩6,使得当摇臂压下时,其把柄7上的曲线,压迫挂钩,可将阳具向内送入一段距离,其行程为r2_r1;两个摇臂下方有锁孔,用来当摇臂压下时,阴阳两具头接合后,可用一锁定杆8,穿过锁孔把两侧的摇臂一同锁定。
阴具头和阳具头的接触面上,或用黏胶层3,或用成形的橡皮套,成为永久性的连接,或临时性的连接。不论如何,都需要把两具头拉拢固定一段时间,好让黏胶凝结,因此锥接管接头,的阴具头和阳具头之间有锁定器的需要。
锁定器可以是任何具有压合作用的夹具。锁定器可以是C形的夹具9,C形的夹具的一端螺孔其上配合有螺拴10。
锥接管接头的阴具头的内锥和阳具头的外锥的锥度,可选为1/8锥度为制造标准。
本发明的优点是:
本发明锥接管接头可达到高强度,耐压,抗拉,抗扭,不渗漏,使用大小口径的目的。
下面结合附图说明实施例:
图1是锥接管接头结构示意剖视图
图2是锥接管接头摇臂锁定结构示意图
图3是锥接管接头摇臂轴剖视图
图4是锥接管接头摇臂挂钩剖视图
图5是锥接管接头摇臂锁定杆示意图
图6是锥接管接头C形的夹具锁定结构示意图
图7是锥接管接头C形的夹具锁定结构径向剖视图
图8是锥接管接头C形的夹具锁定结构轴向剖视图
在图1所示的一种锥接管接头,此接头由分别连接在两个管子端头的两种形状的接头组成,一种是在管头的内孔壁是外大里小的内锥形的管头1,另一种是在管头的外壁是外小里大的外锥形的管头2,这两个内外锥的锥度相同,外锥形的管头--阳具头,与内锥形的管头--阴具头插入配合。阴具头和阳具头的接触面上有一层黏胶3。
图2、中所示的锥接管接头,在阴具头和阳具头的接触面上有成形的橡皮套,在阴阳具其中的一具上的两侧装两个轴4(图3所示),其上装各有一摇臂5,其摇臂上的把柄7上有特别的曲线形,在另一具上的相对的两侧装有两个挂钩6(图4所示),使得当摇臂压下时,其把柄7上的特别曲线,压迫挂钩,可将阳具向内送入一段距离,其行程为r2_r1;两个摇臂下方有锁孔,用来当摇臂压下时,阴阳两具头接合后,可用一锁定杆8(图5所示),穿过锁孔把两侧的摇臂一同锁定。
图1的阴具头和阳具头的接触面上或用黏胶层3,或用成形的橡皮套,成为永久性的连接,或临时性的连接。不论如何,都需要把两具头拉拢固定一段时间,因此锥接管接头的阴具头和阳具头之间有锁定器9的需要。锁定器可以是任何具有压合作用的夹具。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余兴基,未经余兴基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00262023.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