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合成绝缘子的联接金具无效
申请号: | 00261818.4 | 申请日: | 2000-12-08 |
公开(公告)号: | CN2461121Y | 公开(公告)日: | 2001-11-21 |
发明(设计)人: | 征大生;邱迎玖 | 申请(专利权)人: | 征大生;邱迎玖 |
主分类号: | H01B17/38 | 分类号: | H01B17/3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26572***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合成 绝缘子 联接 | ||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力行业高压输电用合成绝缘子的一种联接金具。
经检索有关专利文献,目前尚未检索到与本实用新型结构相同的合成绝缘子的联接金具。随着科技水平的不断提高,高压复合绝缘子已在电力输送领域得到广泛推广。现有合成绝缘子上使用的联接金具主要分为外契式和内楔式两大类。外楔式金具充分发挥了玻璃钢引拨棒高抗拉强度,整体结构不被破坏的特点,但缺点是由于其金具与引拨捧之间易出现配合不好,在使用中易出现抽芯现象;内楔式金具主要是将引拨棒端部开一楔口,通过单楔将其压紧,从而达到紧固的目的,但由于其破坏了棒材的整体性,从而易出现断棒现象。九十年代初,我国西安电瓷研究所推出了以固定胶为粘固剂的胶装联接的结构形式,由于其成本低,组装方便等特点所以吸引了国内部分厂商的兴趣,但由于其可靠性和耐久性无法确认,从而难以得到推广应用。目前国内部分厂家引进国外压接式联接结构方式,采用高精度压力机将金具套管部分从多个方向均匀挤压,通过材料的变形压缩,从而将引拨棒压紧,从而达到固定的作用。但由于其压接式金具中球窝、结构较复杂,采用铸造方式时合格率较低,加工量较大,且由于在进行热处理后,给下端腔体的加工带来了一定难度,从而降低了生产效率,使生产成本难以得到控制。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要提供一种分体结构,具有易于加工,且结构可靠的分接式合成绝缘子的联接金具。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特征在于:在考虑结构可靠,易于加工的基础上,设计成由球窝、球头组成的一种合成绝缘子的联接金具,球窝与球头通过引拨棒联接,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球窝由头体部分、弹簧垫、连接杆部分组成,所述的头体部分与连接杆部分通过螺纹进行连接;所述的弹簧垫设置在头体部分的内腔中,并通过连接杆部分进行旋合固定;所述的球头的内腔表面为具有螺旋槽的表面;球窝上的连接杆部分的内腔表面为具有螺旋槽的表面。
装配时,将弹簧垫放入头体部分的内腔中,将连接杆部分旋入头体部分的内腔螺纹部分中,并将弹簧垫压紧。再将合成绝缘子中的引拨棒扦入连接杆部分的内腔中,通过模具,将连接杆部分收缩,从而达到固定引拨棒效果,再将引拨棒的伞盘套上后,将引拨棒的另一端扦入球头的内腔中,在压力的作用下,再通过模具将引拨棒与球头压紧。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由于球窝设计成头体部分与连接杆部分分开的结构形式;从而降低了生产的难度;由于头体部分内腔与连接杆部分的端部之间设有弹簧垫,从而减少了连接件之间松动现象的发生;由于连接杆部分、球头的内腔为具有螺旋槽的表面,从而更容易使连接杆部分、球头紧抱引拨棒,减少松动现象的发生;由于连接杆部分、球头选用同一种材料制成,从而减少了连接杆部分、球头与引拨棒压固时压力的调整与测试,从而使生产以及质量的控制更加方便;由于结构简单合理,加工方便,所以有着很大的实用和推广价值。
以下将结合附图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
附图是本实用新型与引拨棒组装后的结构示意图;
参照附图,本实用新型由球窝1、球头2组成,球窝1由头体部分3、弹簧垫4、连接杆部分5组成,头体部分3与连接杆部分5通过螺纹旋合连接;弹簧垫4设置在头体部分3的内腔中,并通过连接杆部分5进行旋合固定;连接杆部分5的内腔表面7为具有螺旋槽的表面。连接杆部分5的内腔与引拨棒的一端相连固;球头2固装在引拨棒的另一端;球头2的内腔表面为具有螺旋槽的表面。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征大生;邱迎玖,未经征大生;邱迎玖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00261818.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