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医用智能恒压灌注仪无效
申请号: | 00261464.2 | 申请日: | 2000-12-28 |
公开(公告)号: | CN2490982Y | 公开(公告)日: | 2002-05-15 |
发明(设计)人: | 鲁开化;李江;郭树忠;艾玉峰;杨栓虎;肖吉林;景蓉 | 申请(专利权)人: | 第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
主分类号: | A61B17/00 | 分类号: | A61B17/00 |
代理公司: | 陕西电子工业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程晓霞 |
地址: | 710032 ***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医用 智能 灌注 | ||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仪器,主要涉及医疗仪器中非直接接触人体的自动智能控制仪器,具体讲是一种医用恒压灌注或滴注的智能控制仪器。
皮肤软组织扩张术是当今国际上一项先进的整形外科新技术,其原理是在创伤皮肤附近的好皮肤下埋入硅胶扩张器,术后分次注水使扩张器膨胀,好的皮肤面积得以增长和延伸,利用这种多出的“额外”皮肤可以修复其周围因许多原因引起的组织缺损,采用常规组织扩张法,是用注射器对着阀口打,每隔2-4天打一次,患者需要住院两次,约需两个月时间才能完成一个治疗周期,治疗周期长,操作难控制。
目前,市场上也可见到从美国、土耳其、新加坡等国进口的灌注仪,是将人工推注液体改进为机械式推进,用一个小电机带动一套机构来实现,在流量控制方面,多为在现有输液的通道上加一个小盒状机箱,内装有控制电路,以控制输液量,其中设置有流量控制,这方面的控制电路,技术上是成熟的,但它没有压力传感器,没有压力检测和反馈,没有实现恒压智能控制。无论是在灌注还是在滴注时,压力过大或过小均会带来一些不良效果,如灌注时压力过大就会造成部分肌体或组织的坏死。为了给癌症晚期病人减轻疼痛美国发明了一种注入器,也是用电机带动一套机构可以在单位时间内定量地向肌体注入麻药,但也没有测压装置和压力反馈。
另外,目前临床上常用的点滴输液器,必须备有两米左右高的输液架,悬挂倒置的液体瓶,使瓶中液体通过胶管,流经针头,注入人体,在胶管的中段,有一金属或塑料的管夹,利用高度压力和管夹来控制液体的速度,没有恒压的智能控制。也没有摆脱悬吊输液的模式。若遇战地、边远山区、灾难急救等场合就多有不便。
客观上急需一种能够实现恒压和流量控制,能够自动实时检测且能智能控制的医用恒压灌注仪器。
据我们对现有国内外相关文献和资料的查新,未发现有与本实用新型相同或相近的仪器。
针对上述现状,为了简化扩张方法和缩短治疗周期,需对皮肤扩张器的注水方法作全新改进,开展持续恒压灌注组织扩张的理论和实践研究。本实用新型的设计人就在从事这方面研究,并在研究过程中发明和设计了一种不同于任何传统方式和仪器的医用智能恒压灌注仪。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要改变已有技术没有压力监控,压力反馈,不能保证随时恒压工作状态,要发明一种能够实现智能化的压力控制、容量控制和流速控制、实现恒压滴注的,可以设定压力范围,防止液体过量注入,对所输液体不产生污染,可适用于各种场合的体积小,使用方便的医用智能恒压灌注仪。
本实用新型简而言之就是一种能够实现压力控制等的医用恒压灌注仪器,主要由本体、电源电路、控制电路、蠕动泵、传感器及胶管组成。本体就是仪器的外壳或称机箱,其前面版上设有显示屏窗和触摸式键盘,其他机构和控制电路等组成部分均按装于本体内,专门设计的蠕动泵又由电机和凸轮组件构成,在电机带动下的凸轮组件的运动形成正玄运动,实现了对位于其下的胶管内的液体的无接触控制,还设置了压力传感器。接在硅胶管扩张器上的压力传感器,将压力信息反馈给控制电路进行压力自动控制,实现了恒压滴注。
下面结合附图进行详细说明,其实施例也融在其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本体1的示意图,图2是本实用新型蠕动泵工作图,图3是轮轴3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滑块4的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第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未经第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00261464.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陶坯金属流淌艺术品
- 下一篇:一种可附于瓶体的简易开瓶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