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曲物砂光机结构(三)无效
申请号: | 00260149.4 | 申请日: | 2000-12-26 |
公开(公告)号: | CN2455437Y | 公开(公告)日: | 2001-10-24 |
发明(设计)人: | 陈金水 | 申请(专利权)人: | 陈金水 |
主分类号: | B24B21/16 | 分类号: | B24B21/16 |
代理公司: | 广州三环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成明新 |
地址: | 528200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曲物砂光机 结构 | ||
本实用新型系关于一种曲物砂光机结构。
传统砂光(抛光)加工机大多针对工作物之平面部分提供加工作用,惟此加工机就现今物件形态潮流而言,显然因无法对曲面构造进行抛光而不符合实用。虽然以人工操作手砂轮,或以工作物对应砂轮机之方式可以进行单面抛光,但此作业方式不但费时、费工,品质也相当差不合实用,因此在加工效率与加工品质之前提下,单面加工机或手工抛光加工均不合实用,实有藉助他种形式之加工机进行加工作业之必要。
而习用单面曲物砂光机,主要系在机台上设有砂带轮且外围套设砂布带,并对应砂带轮设有一带动轮,且带动轮与砂布带间预留适当间距,据此工作物置于带动轮与砂布带间,藉带坳轮转动时与工作物表面所产生之摩擦力带动,而令工作物与砂布带形成相对运动,以达到单面抛光研磨之加工作用。
习用砂光机结构仅一砂带轮与一带动轮相对,所以每次仅能对工作物一侧表面进行加工,而另一侧表面则需等前一表面抛光后,方可进行加工;如此加工所需时间倍增无疑大幅降低工作效率,明显不符合经济效益与实用所需,有加以改良之必要,才能符合实际使用之需求。
本实用新型之主要目的系在提供一种曲物砂光机结构,其利用相对之砂带轮于工作物表面二侧同步进行抛光研磨,又利用弹性元件之可伸缩特性,令研磨装置所设之二相对砂带轮,可随工作物厚度或曲度变化而自动产生相对位移,供工作物通过并对其表面予以抛光研磨,藉此达到双面研磨之功效,适用工作物具厚度变化以及多段曲度变化之加工情形,符合实际使用所需。
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其系机台上设有一组研磨装置,而研磨装置侧边设有带动装置,据以自动将工作物引导进入研磨装置处,以进行抛光加工作业;该研磨装置系由底座上设一调整杆,而调整杆邻近端部处设有弹性元件;又底座上设有二相对之滑座,各滑座的一侧凸设有推动片,而调整杆穿过推动片且使推动片与弹性元件一端结合;此外各滑座上又固接一马达,马达之出力轴上接设一砂带轮,而滑座上邻近砂带轮一侧,设有调整轮,且使砂带轮与调整轮间相距预定间距,供套设砂布带;该带动装置系固定座上设有滑杆及轴杆,且滑杆上供二滑座滑动地组设,而轴杆一端穿设在滑座上,且配合适当限止元件锁接供调整滑座间距,又滑座上横设转轴,且转轴一端接设带动轴,另端配接马达,以提供带动工作物之动力;
藉此,工作物在研磨装置中可使二侧表面同时进行加工作业,而且砂带轮及带动轮可调整变化间距,可适用于具厚度变化及多段曲度变化之工作物,符合实际使用所需。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详细描述。
图1为本实用新型元件分解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组合外观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带动装置动作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研磨装置动作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之使用状态外观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之使用状态之平面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抛光S形曲物之动作示意图。
图号说明
(10)机台 (20)研磨装置 (21)底座
(22)调整杆 (23)弹性元件 (24)滑座
(25)推动片 (26)马达 (27)砂带轮
(28)调整轮 (29)砂布带 (30)带动装置
(31)固定座 (32)滑杆 (33)轴杆
(341)滑座 (342)滑座 (37)限止元件
(381)转轴 (382)转轴 (391)带动轮
(392)带动轮 (393)马达 (394)马达
(395)惰轮 (60)工作物 (61)工作物
本实用新型系关于一种曲物砂光机结构,请参阅图1、2、3、4所示,系机台(10)上设有一组研磨装置(20),且研磨装置(20)二侧各对应设有一组带动装置(30)所构成。
更进一步而言,该研磨装置(20)系二底座(21)上横设有一调整杆(22),且调整杆(22)近端部位置套设有一弹性元件(23);又各底座(21)上设有一体积较小之滑座(24),各滑座(24)侧边凸设有一推动片(25),且令调整杆(22)穿过推动片(25),而推动片(25)一侧可与弹性元件(23)之端部结合,据此滑座(24)可配合弹性元件(23)滑移、复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陈金水,未经陈金水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00260149.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