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慢速节能水泵无效
| 申请号: | 00260009.9 | 申请日: | 2000-12-15 |
| 公开(公告)号: | CN2466388Y | 公开(公告)日: | 2001-12-19 |
| 发明(设计)人: | 廖正伟;廖叶松;巫秀琼;廖叶竹 | 申请(专利权)人: | 廖正伟 |
| 主分类号: | F04D1/12 | 分类号: | F04D1/12 |
| 代理公司: | 广州市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王振英 |
| 地址: | 529500 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慢速 节能 水泵 | ||
本实用新型涉及抽水装置,特别是一种慢速节能水泵。
目前,用于抽水的所有类型的水泵都是高速上水的。它们的共同弱点是要达到一定转速时方能上方,这说明泵体在未达到上水转速时的转动是无功的空转,因此而造成了不必要的能源浪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慢速节能水泵。该水泵是利用水车的原理,通过多片活动轮叶的同时作用直接把水推向高处,避免无功空转而达到节能的目的。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如下方案实现的:由转盘、活动轮叶、开、闭叶桥、泵壳、前后板壁等构成,其特征在于:位于转盘圆周的外侧按等份分布有若干个转盘凸体,在转盘凸体中心的轴孔内设有轴眼,位于该轴上眼设有活动轮叶;所说的开叶桥为大半圆圈形,闭叶桥为小半圆周形,开、闭叶桥均设在对着转叶缺口的一侧前板壁上,其中闭叶桥固定在前板壁的上内壁,开叶桥固定在前板壁的下内壁,前、后板壁安装在泵壳的两侧,形成泵壳的壁,同是叶轮的轴承。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由于该水泵是利用水车的原理,通过多片活动轮叶的同时作用直接把水推向高处完成泵水工作,与气压无关,有效避免了无功空转,而造成的不必要的功耗,从而达到了节能的目的。特别适合山区农民使用,在没有电源的情况下可用人力抽水,比水车省力好用。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加以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外形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转盘装上轮叶及开、闭叶桥状态示意图;
图4为图3中的开叶桥与闭叶桥示意图;
图5为转盘装上轮叶状态示意图;
图6为转盘示意图;
图7为轮叶示意图;
图8为泵壳结构示意图;
图9为开、闭叶桥在泵壳的位置示意图。
如图1-图9所示:本实用新型由出水口1、活门2、闭叶桥3、上内壁4、转轴5、泵壳6、转盘7、活动轮叶8、开叶桥9、入水口10、下内壁11、轴眼12、转盘凸体13、活页14、叶脚15、叶膀16、前后板壁17构成。
实施例:
①转盘7:用塑料或金属做一个厚度适宜的圆盘,把周边分成十二等份(视需要而定),每份之间切出一定深度和阔度的距离,再在每份的一侧上角挖出一个凹进去的位置,以便安装轮叶的转动轴。这样转盘的周围就行成了十二个同样的凸体13,在转盘中心装上转轴5就是转盘7(如图6所示)。
②活动轮叶8:先用适度厚的钢片做成一个所需尺寸的长方块,在任一边切出一个缺口,左边凸片为叶脚15,右边凸处为叶膀。再按转盘凸体13的上弧度压成弧形,从其一端适当处向内压入30度角成为弧形,另用同样钢片做一个活页14,上下各钻一个小孔,以便装在转盘凸体13的转动轴上,然后固定在成形的轮叶内(如图7所示)构成轮叶整体。轮叶装到转盘凸体上就变成轮(如图5所示)。
③开闭叶桥:开闭叶桥的设置是帮助轮叶工作时开闭的特殊器件,用钢板做成。其中闭叶桥3的形状是按转盘凸体13的内外弧度制成的小半圆状,但它的外圆弧度要小一点,刚好贴紧轮叶闭合时的叶脚(如图4所示)。另外所说的开叶桥9也是用钢板制成,它以轮叶缺口的跨度作为阔面再按轮叶张开时在道槽里滚动时其缺口所经过的圆弧做成的大半圆状(如图4所示)。开闭叶桥分别固定在前板壁的上下内壁上。当轮叶按顺时针方向转动时,轮叶在近出水口处被闭叶桥阻挡叶脚,使它相对向左转,轮叶向右闭合而紧贴轮盘凸体穿过窄隙,在入水口处刚穿过窄隙的轮叶的叶膀16受开叶桥9的顶托使轮叶张开,这时轮叶缺口跨桥沿道槽转动(如图3所示)。
④前后板壁17:采用钢板制成,它实际也是泵壳两侧的泵壁,同是叶轮的轴承,两块同样大小。开、闭叶桥固定在对着轮叶缺口的一侧板壁上(图9所示)。
⑤泵壳6:泵壳用金属配合塑料制成的一个长方体,泵壳中间的空间是叶轮的工作室。其中叶轮为圆周状,而泵腔不是全圆的,上部的小半圆仅可让轮叶闭合时通过;而下部大半圆要让轮叶张开时通过。其中下部的大半圆是轮叶拨水的道槽。泵壳的左边装有出水口1,右边装有入水口10(如图8所示)。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是:开始工作时,因受外力作用,叶轮8在泵壳里按顺时针方向转动。同时因泵内上部没有道槽,只有下部从入水口到出水口一般路程沿道槽转动。轮叶从道槽把水推到出水口时因没循环通道,水被迫从出水口走上高处,轮叶这时受闭叶桥作用而闭合从窄隙通过,直到入水口时又受开叶桥作用而张开进行拨水。如此循环往复水就不断被推向高处而完成泵水工作(如图2所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廖正伟,未经廖正伟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00260009.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