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棘轮起子无效
申请号: | 00259415.3 | 申请日: | 2000-12-01 |
公开(公告)号: | CN2452684Y | 公开(公告)日: | 2001-10-10 |
发明(设计)人: | 王立仁 | 申请(专利权)人: | 王立仁 |
主分类号: | B25B15/04 | 分类号: | B25B15/04 |
代理公司: | 上海华东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邓琪 |
地址: | 台湾省台北市北*** | 国省代码: | 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棘轮 起子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棘轮起子,尤指结构简单、具有高扭力不易损坏的棘轮起子。
一般的目前棘轮螺丝起子,如图1、图2所示,由棘轮本体10、棘轮控杆11、制止片12、13等结构组装于螺丝起子握把上而成,其主要是藉由棘轮控杆11上的棘齿15与制止片12、13的相互卡制关系而控制起子杆的转向,其设计上虽可达到控制转向的目的,但仍具有下列缺点:
1.目前以制止片12、13卡制棘齿15的方式,容易造成损坏现象,而且影响整体的使用寿命。
2.目前棘轮起子上棘轮控杆11上的棘齿15仅约10齿,而与制止片相互间仅以一齿槽做卡制,因此接触面较小,扭力相对较小。
3.目前结构设计、制造较为复杂,制造成本亦较高。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简化结构的复杂性、降低成本,同时具有高扭力及使用寿命的棘轮起子。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棘轮起子,主要包括握把、切控定位座、棘轮套体、起子杆。切控定位座,其一端设有一圆形定位槽,中央具有一中孔,圆形定位槽的上端设有一卡制凹槽,而其一侧壁上则设有长条孔,该长条孔的一侧中央贯穿圆形定位槽而形成一弧状内缺口,于长条孔中则套置一切控杆,该切控杆的杆身上方设有二定位弧槽,而其下方则设有一长缺口,其二侧分别设有三个棘齿;而切控定位座的中侧方设有一定位孔,该定位孔贯通至长条孔,藉以可套置一钢珠及弹簧并以定位螺丝锁定;切控定位座的另端则为一定位杆体。棘轮套体,其中央设有起子杆套孔,而棘轮套体的周缘则设有36齿的棘轮齿,藉以套置结合于切控定位座的圆形定位槽中。
本实用新型优点在于:
1.结构设计简明、装配容易、可降低成本。
2.棘轮套体22的棘轮齿51与切控杆40的棘齿拥有三齿的卡制接触,其接触面较大,配合其齿与齿的卡制方式,比现有的棘轮起子具有更高的扭力,且较不易损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及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图1是现有棘轮起子的结构图。
图2是现有棘轮起子的棘轮控制结构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分解立体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切控定位座的分解立体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切控定位座的剖视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的切控杆平面图。
图7是实用新型的组合剖视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的组合剖视图。
图9是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种棘轮套体型式的立体图。
图中:
10-棘轮本体 11-棘轮控杆
12、13-制止片 15-棘齿
20-握把 21-切控定位座
22-棘轮套体 23-起子杆
30-圆形定位槽 31-中孔
32-卡制凹槽 33-长条孔
34-弧状内缺口 35-定位杆体
40-切控杆 41、42-定位弧槽
43-长缺口 44、45-棘齿
46-定位孔 47-钢珠
48-弹簧 49-定位螺丝
50-起子杆套孔 51-棘轮齿
52-六角套孔
请参阅图3本实用新型的分解立体图、图4本实用新型切控定位座的分解立体图、图7本实用新型的组合剖视图、图6本实用新型的切控杆平面图。由图显示,本实用新型是由握把20、切控定位座21、棘轮套体22、起子杆23等结构所组成,其主要的设计是在于切控定位座21及棘轮套体22。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王立仁,未经王立仁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00259415.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连续排列防护构件的运动护具
- 下一篇:两用资料粉碎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