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抽油井防气阀无效
| 申请号: | 00259395.5 | 申请日: | 2000-12-01 |
| 公开(公告)号: | CN2454535Y | 公开(公告)日: | 2001-10-17 |
| 发明(设计)人: | 高国勇 | 申请(专利权)人: | 高国勇 |
| 主分类号: | E21B34/08 | 分类号: | E21B34/08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317602 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油井 气阀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抽油井上使用的阀门,特别是一种防气阀。
目前,抽油井上使用的抽油泵在生产运转过程中,存在着泵效低、成本高、免修期短等问题。这是由于许多井液的油气比高、油稠,在抽油泵工作过程中气体被压缩,影响凡尔滞后打开、产生气锁现象所引起的。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克服以上问题,提供一种抽油井防气阀,可有效提高抽油泵的泵效,延长检泵周期。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采用下列技术方案来实现的:本抽油井防气阀是由阀体和阀体内的中心杆所组成,阀体呈圆筒状,阀体的内壁上设有凸肩,凸肩处阀体的内壁上开有若干个通液槽,中心杆的中部为凸沿,中心杆的下端与阀体的下端形成一密封结构。中心杆在阀体内可上下滑动。在中心杆的下端处于阀体下端时,本防气阀处于关闭状态。而抽油泵工作时,通过压力差可使中心杆上移,油井中的气体和液体会通过中心杆并从阀体内壁的通液槽中排出。
上述的密封结构是由阀体下端的挡沿和中心杆下端的喇叭形封口所组成,阀体下部的内壁上还开有若干条凹槽。中心杆下端的喇叭形封口与阀体下端的挡沿形成密封面。在中心杆上移时,则气液可从内壁的凹槽中通过。
抽油井上使用本实用新型的防气阀后,就可将油井中分离出来的气体顺利排出油管,因此能避免抽油泵出现气锁现象,显著提高泵效;同时,中心杆下端采用喇叭形的封口,使介质对排气阀的作用力集中,开闭灵活可靠,有利于稠油的开采。
下面结合实施例及其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详细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抽油井防气阀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沿A-A的剖面示意图。
图中,1、阀体;2、中心杆;3、凸肩;4、挡沿;5、通液槽;6、凹槽;7、凸沿;8、封口。
如图1和图2所示,本抽油井防气阀的阀体1为圆筒状,中心杆2在阀体1内可上下移动。当中心杆2上移后,中心杆2顶端能伸出阀体1。中心杆2下端的喇叭形封口8利用自重压住阀体1下端的挡沿4,可将此处密封。在本实施例中,阀体1下部内壁开有三条凹槽6,用于介质通过。阀体1内壁上的通液槽5也有三条,且通液槽5延伸至凸肩3的上部。中心杆2中部的凸沿7起阻挡作用。当凸沿7到达阀体1内壁的凸肩3处时,中心杆2不能上移,而阀体1内的介质则可从阀体1内壁的通液槽5中通过。实际使用时,本防气阀接于柱塞本体的下部。安装时,只要去掉下凡尔球堵头,连接本防气阀即可。使用时,防气阀的中心杆2会上移并强行顶开下凡尔球,使气体排出管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高国勇,未经高国勇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00259395.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防辐射手机
- 下一篇:医院门诊用多点同步信息显示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