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不烫手电焊钳无效
| 申请号: | 00259172.3 | 申请日: | 2000-11-15 |
| 公开(公告)号: | CN2449857Y | 公开(公告)日: | 2001-09-26 |
| 发明(设计)人: | 孔令哲 | 申请(专利权)人: | 孔令哲 |
| 主分类号: | B23K9/28 | 分类号: | B23K9/28 |
| 代理公司: | 浙江翔隆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吴伟凯 |
| 地址: | 321304 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烫手 焊钳 | ||
本实用新型涉及焊接工具领域,特别涉及一种不烫手电焊钳。
在电焊作业中,电焊钳夹持焊条并承载大电流,使焊条和焊接母材之间产生电弧,溶化焊条与母材进行焊接,电焊钳手柄很容易发烫。为了解决手柄发烫问题,中国专利99215730.7号便公开了一种不烫手电焊钳。其采用在焊钳导体和手柄间设置隔离套件来达到使手柄不发烫目的。但该电焊钳仅在隔离套件顶部设有一散热孔,焊钳导体与隔离套件、隔离套件与手柄间采用环状接触,使得焊钳导体所产生的热量不易散失,手柄还是要发热。况且,在钳口头罩内电焊钳发热最集中,其热量由于没有散热孔不易散失。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手柄表面温升较低的电焊钳。
为了达到以上所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本实现的:
一种不烫手电焊钳,包括手柄、弯把、焊钳导体、钳口头罩、铜头;弯把与手柄之间装有弹簧;手柄包括前绝缘套和后绝缘手柄;焊钳导体后部设于前绝缘套中,焊钳导体前部设于钳口头罩中;在后绝缘手柄和钳口头罩上设有若干散热孔。
在本实用新型中,焊钳导体与前绝缘套间及前绝缘套与后绝缘手柄间最好通过点接触相连。使得焊钳导体与前绝缘套间及前绝缘套与后绝缘手柄间均形成间隙,利于散热。前绝缘套端部设有一凹缺,焊钳导体部分与空气直接接触。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由于钳口头罩部设有散热孔,电焊钳所产生的热量先通过头罩部的散热孔散失,由于焊钳导体与前绝缘套间及前绝缘套与后绝缘手柄间通过点接触相连,使得焊钳导体产生的大部分热量未传到后绝缘手柄时便通过空气对流散失,后绝缘手柄上的热量较少;再经过后绝缘手柄中的散热孔散热,形成阶梯式散热,手柄不易发烫。再者,前绝缘套端部设有一凹缺,可使焊钳导体部分与空气直接接触,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使热量散失更快。
为了更加清楚的说明本实用新型,下面结合附图进行详细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前绝缘套和后绝缘手柄部示意图。
如图1所示:不烫手电焊钳包括前绝缘套1和后绝缘手柄2、弯把3、焊钳导体4、钳口头罩5、铜头6;弯把3与前绝缘套1之间装有弹簧7。由于电焊钳设有前绝缘套、后绝缘手柄,使得传至电焊钳后绝缘手柄上的热量大为减少。焊钳导体4前部设于钳口头罩5中;焊钳导体4后部通过若干支点固定于前绝缘套1内侧的凹槽中,使之不易晃动。后绝缘手柄2和钳口头罩5上均设有若干散热孔,并在钳口头罩内形成受热控气腔9,利于形成热空气对流。前绝缘套1端部设有一凹缺10,焊钳导体部分与空气直接接触。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使热量散失更快。
结合图1、图2所示,焊钳导体4与前绝缘套1间及前绝缘套1与后绝缘手柄2间通过点接触相连;焊钳导体4、前绝缘套1、后绝缘手柄2间均有间隙。不但可降低传至手柄部的热量,同时利于空气对流使散热效果更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孔令哲,未经孔令哲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00259172.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