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机动车外后视镜加热结构无效
申请号: | 00259165.0 | 申请日: | 2000-11-13 |
公开(公告)号: | CN2448641Y | 公开(公告)日: | 2001-09-19 |
发明(设计)人: | 王金厚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西京鹰汽车新技术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R1/06 | 分类号: | B60R1/06;H05B3/00 |
代理公司: | 鹰潭市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周少华 |
地址: | 335000 *** | 国省代码: | 江西;36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机动车 后视镜 加热 结构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加热技术,尤其涉及一种机动车外后视镜加热装置。
机动车外后视镜是机动车驾驶员在正常行驶中的后视眼睛,它是驾驶员安全行驶必不可少的机动车另部件。在机动车拐弯、超车、倒车、让车中,后视镜对行车安全起着关健作用,然而,外后视镜在下雨、下雪等恶劣天气时,其镜面易被雨水、雾气、雪等遮盖,镜面模糊不清,驾驶员很难做到一边开车一边擦摸后视镜,从而使驾驶员失去后视眼睛,给机动车安全行驶带来危险,现代高档机动车为克服上述不足,在外后视镜上都配有电加热系统,通过热能将雨水烘干、雾气挥发、雪及冰融化,保持后视镜面清晰,提高车辆安全行驶系数。但采用该方法加热成本高、热能耗量大,装配不便。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提供一种新的机动车外后视镜加热结构。
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方式实现,在后视镜镀层面上装上导电体,用导电快干粘液将其紧贴镀层固定。接通电源,电流从一极引线通过镀层内阻,再经另一极引线形成回路。镀层内阻消耗电能而发热。该热量直接传送到后视镜面上。热能损耗小,并因省掉了一套另加热元件,成本低,装配也极为简单。
后视镜是平板玻璃经加工成型再通过镀膜后成为镜面,镀膜的材料现大多采用不锈钢,铝作为镀层材料。不锈钢是导电体,一切通电导体均能发热,只是程度不同而已。电流通过导体时,所产生的热量与电流强度的平方,导体的电阻及通电时间成正比。用数学公式表示如下:
Q=0.24l2RT再由欧姆定律U=1R及上式,可推出下列公式:
而导体电阻R,在20℃时,其电阻与导体的长度成正比,与导体的横截面积成反比,这个关系,连同电阻与电阻系数的关系,可由下列数字公式表述:
与此同时,导体的温度对其电阻的大小,也有影响,两者之间的关系比较复杂。但在0-100℃范围内,可近似地认为:导体电阻变动的相对值与导体温度的变动值成正比。可用下列数字公式表述:
即:R2=R1[1+a(t2-t1)]
式中:R2、R1分别为导体温度在t2、t1时的电阻值:a是由电阻温度变动1℃时电阻变动的相对值,单位是1/℃。
综上所述,后视镜不锈钢镀膜层本身具有发热效能。其热量的大小随上述公式变化。本实用新型具有结构简单、安装方便等优点。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另一结构示意图。
本实用新型由镜面1、镀膜层2、导电体3组成,导电体3由导电性能好的圆柱形金属线或扁平金属线制成,圆柱形导线直径d=0.2-1mm,扁平金属线宽度范围a=1-150mm,厚度范围b=0.1-1mm,导电体3的两极4与汽车电源相连接。两导体之间的间距H=6-18cm,如果镜面太宽,可采用如图2的结构,将导电体的其中一极制成两根,并以此类推,可制成三根、四根等,增加发热量达到清洁镜面的目的。导电体的长度可根据镜面的长度来决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西京鹰汽车新技术有限责任公司,未经江西京鹰汽车新技术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00259165.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防喘振可逆式轴流风机
- 下一篇:卷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