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防堵塞浸入式钢水出口无效
| 申请号: | 00259086.7 | 申请日: | 2000-11-13 |
| 公开(公告)号: | CN2452651Y | 公开(公告)日: | 2001-10-10 |
| 发明(设计)人: | 徐兰生 | 申请(专利权)人: | 徐兰生 |
| 主分类号: | B22D41/50 | 分类号: | B22D41/50;B22D11/10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214256 江苏省宜兴市官***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堵塞 浸入 钢水 出口 | ||
一种防堵塞浸入式钢水出口,涉及到铸钢炉配件钢水出口制作
技术领域。
公知技术中此领域的主要措施和方法为:
1、狭缝水口其主要措施为:在水口的管壁内设计厚度约1毫米左右的气室,在铸钢过程中向气室内通入一定压力的惰性气体,通过水口内壁的微气孔在水口内壁面形成一层气膜,使钢液与水口之间有保护膜隔离,从而防止氧化铝的堵塞。但是,大量的气体混入容易在钢坯中形成微气孔的缺陷,钢材的质量不可避免的要下降,不能满足钢材本身越来越高的质量要求。
2使用低共熔点材料其主要方法是:在水口内壁使用与氧化铝反应产生低共熔点物质,该共熔点物质随钢水一起流走,从而防止了氧化铝的堵塞。但该种材质本身的控制比较困难,存在如膨胀系数大、抗热冲击性能低,导致水口开裂等等缺点,不能完全满足防堵塞的要求。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特殊结构的浸入式水口,通过该结构的改变控制钢水的流动情况,能大幅度地减少氧化铝的沉积,解决了水口的堵塞。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
由管壁、水道、变径水道、出钢口组成防堵塞浸入式钢水出口的整体结构。
在管壁(5)的顶部中心设置圆孔水道(1),连接变径水道(2),再接通出钢口(4)。
圆孔水道(1)下方所连接的变径水道(2)、(3)是多层结构的形式。
变径水道(2)、(3)是椭圆形、蛋圆形等多种变径圆形。
变径水道(2)、(3)之间的连接角度,是长径相交的360°内的任意角度。
变径水道(2)、(3)的截面长短径差为3~15毫米。
本实用新型浸入式水口是将原来水口的圆柱形内腔,改为圆柱形与椭圆柱形结合或椭圆柱形与椭圆柱形结合,通过这种方式的改变使钢水流在水口内的紊流状况得到了有效控制,从而平稳钢水流动状况,防止了由于氧化铝在水口内腔和出钢口处的沉积导致水口堵塞。确保连续铸钢工艺的连续性。
本实用新型的附图及图面说明是:
附图1是防堵塞浸入式钢水出口的单层结构剖视图;
附图2是图1的a-a截面图;
附图3是图1的b-b截面图;
附图4是防堵塞浸入式钢水出口的多层结构剖视图;
附图5是图4的a-a截面图;
附图6是图4的b-b截面图;
附图7是图4的c-c截面图;
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如图1所示,在管壁5的中心加工正圆形水道1,下连接椭圆形变径水道2,再连接出钢口4,构成单层结构形式。
如图2所示,在管壁5的中心正圆形水道1的下方连接椭圆形变径水道2、3,构成多层结构形式。两椭圆的长径在360°内任意相交,而长短径之差控制在3-15毫米之间。
如:浸入式水口的内腔设计为长径差10毫米圆柱结构2(高150mm)和3(高300mm)。使用条件:铝镇静钢,钢坯270mm×700mm-1600mm,拉速1.6-2.0m/min,在连铸过程中钢水流经过椭圆结构2和3的控制后改变了原有的紊流状况。从出钢口处顺利流出。使用结束后,出钢口和水口内壁氧化铝的沉积减少,大大缓解了因水口的堵塞造成连铸工艺的不连续性,钢材的质量得到提高,同时也增加了水口的使用寿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徐兰生,未经徐兰生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00259086.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渔具用带舌头的导线钩
- 下一篇:连续排列防护构件的运动护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