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高效节能无黑荧光灯无效
申请号: | 00258723.8 | 申请日: | 2000-10-18 |
公开(公告)号: | CN2463951Y | 公开(公告)日: | 2001-12-05 |
发明(设计)人: | 邓定龙 | 申请(专利权)人: | 邓定龙 |
主分类号: | H01J61/02 | 分类号: | H01J61/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43300 广*** | 国省代码: | 广西;4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高效 节能 荧光灯 | ||
本实用新型及涉一种电气照明类电光源内容,通过改进日光灯的结构,达能节能和无黑头的目的。
众所周知,荧光灯是靠汞蒸汽放电时辐射的紫外线激发灯管内壁的荧光物质使之发出可见光。目前荧光灯的外形多是直管形、环形、U形、H形,横截面是相同的,均为圆形;灯管中心的能量没有利用,造成光效不理想;虽有通过提高电流密度获得高光效,但亮度太强而刺眼,影响人的视力:电极发射产生溅散的电子粉而形成黑头现象。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高效节能无黑头日光灯的结构。它不但能充分利用灯管中心的能量有效地增加光效,并大幅减少或消除黑头现象。
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在日光灯管内平行放置绝缘管,工作电流不能从中心部位流过,转而集中从涂有荧光粉的灯管内较薄的工作空间通过,这时电流密度提高,产生的紫外线增强,激发荧光物质使之发出的可见光增加,如果加大灯管直径,而保持相应的横截面积(注:原来横截面是圆形,现则是环形),发光的表面积大为增加,光效可增加100%或以上:绝缘管的两端头制成凹“U”体形,罩住电极,电极发射产生的电子粉积聚在其内口上,电子发射加速形成的各种暗区限制在电极空间内,而人们看到的是正常的发光外观。
由于采用上述方案,根据需要还可制成平面、曲面、双面、多面节能无黑荧光灯,由于没有太大的动态光电性能变动,在技术上是可行的。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图。
图中1、工作灯管2、绝缘管3、电极4、喇叭口;5、电子6、汞蒸汽7、电极空间8、工作空间:9、荧光物质10、封闭气11、电子粉。绝缘管内的封闭气不参加工作,也可以是其他填充物:喇叭口(4)部分制成键槽形用于提供电极空间(7)与工作空间(8)的通道和限制绝缘管的位置;电子粉(11)是电极电子粉溅散积聚在绝缘管端头内口上的黑物质。
附图实施例中,选择与普通20WT9灯管作对照,工作灯管内径取60mm,绝缘管长度比工作灯管短12mm,两凹“U”体形端头各深38mm,外径取53mm,两管径向间距3.5mm,其工作横截环形面积与T9灯管的横截圆形面积基本相等,约615mm2,其他技术要求基本不变:在镇流器和起启器的配合下,先预热电极(3)上的灯丝,能够点燃使汞蒸汽(6)导通时,电极(3)发射的电子(5)经电极空间(7)加速越过各种暗区后流向窄而薄的工作空间(8)再到另一头电极空间,汞原子在工作空间(8)有效长度内辐射产生紫外线进而激发管壁荧光物质(9)发光,可视的是正常亮丽的发光外观,无黑头现象,表面亮度与同功率T9灯管基本相同,由于发光表面积扩大了一倍,光通量也随之增加了一倍,达到2600lm;如果绝缘管外径增至56mm,经向间隙中汞蒸汽薄层为2mm,工作横截面积减至365mm2,工作电流密度提高40%,光通量超过4000lm。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邓定龙,未经邓定龙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00258723.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