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连续处理粘性浆料固液分离脱水机无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00258086.1 申请日: 2000-10-27
公开(公告)号: CN2469976Y 公开(公告)日: 2002-01-09
发明(设计)人: 温田玉;温鸣;温波;王宝珠 申请(专利权)人: 温田玉
主分类号: B01D29/54 分类号: B01D29/54;B01D29/82
代理公司: 暂无信息 代理人: 暂无信息
地址: 063012 河北省*** 国省代码: 河北;13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连续 处理 粘性 浆料 分离 脱水机
【说明书】:

实用新型属于固液分离脱水设备,广泛适用于环保、煤炭、石油、冶金、化工、陶土、食品、医药等方面的松散、半粘、粘性三大类型物料浆液的过滤脱水。

目前,国内外对极细粒度粘性物料浆液的脱水,尚无理想的专门设备,而对松散、半粘浆液,普遍采用着传统的箱式压滤机。如煤炭工业出版社1993年4月出版,书号:ISBNI-5020-0703-2/TD.847《选煤手册》工艺与设备卷635-641页所述的箱式压滤机及其近年来的改进型,对粘性浆液的单机处理,都是无能为力的。传统箱式压滤机,包括活动头板,借助压力油缸,把130多块矩形的滤板,向固定不动的尾板压紧,使两两相邻的滤板构成四周密封中空的滤室。与该机配套的喂煤浆泵,将煤浆压入滤室,煤浆借泵给自身的压力和过滤介质滤布内外形成压差的作用,实现固液分离;松散或半粘浆液,在滤室中形成滤饼,滤液经滤布、滤网沿滤板上的沟槽流出;接着借油压系统油路的换向,将活动头板退回到原位,启动拉开装置。将安置在主梁上的滤板相继--拉开,此时,松散性浆液的滤饼,靠饼的自重与滤布的不粘,自动脱落于安置在机下部的皮带运输机上,转载外运;而半粘性浆液的滤饼,则没有像松散浆液的滤饼那样容易自动脱落,它无规律性。生产实践表明,当半粘性滤饼与传统箱式压滤机滤布的粘着力大于饼的自重时,则出现饼不会干净利落的脱落;此时,则需用人工专门给以清理捅掉,致使箱式单机不能正常工作,更谈不到双机交叉连续作业,从而无法为自动控制提供可靠的基础。传统箱式压滤机对半粘性浆料尚且如此,如对粘性浆料,就更不言而喻。

本实用新型的任务是为松散特别是半粘、粘性物料的浆液提供一种功能齐全,对三类浆液都能适用的连续处理固液分离脱水设备;即在内、外环形密闭仓内,均设有内、外过滤网筒及环形活塞穿梭式卸料,在正压条件下供浆液过滤脱水的设备。它既易于降低滤饼水份,易于卸半粘及粘性滤饼,又能使滤液清沏透明,每升水中固体含量为0.02克,即达国际环保要求20PPM的标准。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

是一种内、外环形过滤脱水室及各室有内、外双向过滤脱水的方案。即在圆柱形外环外主筒1内(见图1),装有外环外过滤网筒2及安设在外环内主筒7上的外环内过滤网筒6,在外主筒1与内主筒7间,构成外环形过滤脱水室,在该室内有外环注浆管5,穿梭式卸料外环活塞3和往复运动活塞3的液压缸组4;在外环的内主筒7内,有内环外主筒8,内环外过滤网筒9,内环穿梭式卸料活塞10及其液压缸组11,内环注浆管12,内环内过滤网筒13及内环内主筒14,从而构成内环形过滤脱水室。

以下结合附图,详述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和实施方式。

图1表示连续处理粘性浆料固液分离脱水机的正面剖视图;

图2表示图1沿A-A的剖视图;

图3表示本脱水机的工艺系统图。

如图1、2、3表示的脱水机,主由外及内两个环形过滤脱水室组成。外环形过滤脱水室包括:圆柱形外环外主筒1,在主筒1内装有外环外过滤网筒2,网筒2的周边包拢不锈钢筛篦①,背网②,细网目滤布③及护网④;在主筒1内,设有外环内过滤网筒6,外环内主筒7,外主筒1和内主筒7间;构成外环过滤脱水室,室外形成卸水区;在該过滤室中,设有注浆管5,卸饼环形活塞3,推动活塞3的液压缸组4。与前类同,在外环外主筒1内,还设有内环过滤脱水室,包括:内环外主筒8,内环外过滤网筒9,内环活塞10及其液压缸组11,内环注浆管12,内环内网筒13及内环内主筒14。以上两过滤脱水室,由安置在左右卸料法兰盘25、26上的径向支撑筋15、16连接,外、内活塞3、10的自重及往复运动的导轨均分别由圆钢轨17、18及19、20承担,这两对圆钢轨的左、右两端,则分别坐落在各自的左对、右对止推滑动轴承33、34及33′34′上;外环外主筒1的左、右法兰盘21、22被相应焊接在该筒的左、右端含相应密封21′22′用以固定和密封其它法兰盘,外、内环的过滤网筒端面密封法兰盘23、24,外、内环的注浆管5及12固定在左、右两端的卸料法兰盘25、26上,外、内环过滤网筒相关密封27、28,左、右端的液压自动卸料门29、30及其内设的卸水通道29′、30′。左右端卸料门液压缸组连接环31、32,左、右反气反水咀35、36,卸水咀37、38,左、右有关法兰盘紧固件39、40。全机的紧固,分机头-总注浆管47等,机中-外环外主筒1,左、右紧固带66、67等,机尾-液压缸组4、11、55等,分别紧固在机座68、69、70,并统一固定在整体基座71上,通过地脚螺钉72与砼基础相连。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温田玉,未经温田玉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00258086.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