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带自动耦合装置的搅拌潜水泵无效
申请号: | 00257870.0 | 申请日: | 2000-10-17 |
公开(公告)号: | CN2450423Y | 公开(公告)日: | 2001-09-26 |
发明(设计)人: | 胡渭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农业机械化科学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F04D29/70 | 分类号: | F04D29/70;F04D13/08 |
代理公司: | 机械工业部知识产权事务中心 | 代理人: | 梁挥 |
地址: | 100083***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自动 耦合 装置 搅拌 潜水泵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污水井内污水的抽送清理设备,尤其涉及一种带自动耦合装置的潜水泵。
目前,广泛用于化粪池、废水池等场所抽送含有对人体有害物质或有毒的污水的潜水污水泵的安装、检修是在环境恶劣甚至非常危险情况下进行的。一般的潜水污水泵的安装需要工作人员下到水池底部的水泵法兰与输水管连接部位紧固螺丝,对水泵进行安装;维修时,还需要抽干水池,下到水池底部,松开连接螺丝,将水泵提升到地面进行维护。有些污水中的污物在污水池中沉淀,需定期人工清理,工作繁重和肮脏;特别是维修时残留的污水污物及有害气体对人的危害非常严重。目前,已有在潜水泵上安装自动耦合装置,它属于应用于抽送污水污物的潜水电泵与集水池底部的潜于水下输水管路接合的装置,无须人工对准管路法兰与水泵的出口法兰及紧固连接,只须将水泵沿导轨滑下,接口即可自动定位接合、密封,可以有效防止在有危险气体产生的污水、废水池安装、维护水泵对人产生的危害。但是由于抽送污水水池底部的污物沉淀往往很多,一方面影响潜水泵自动定位接合、密封,影响潜水泵的使用寿命,另一方面也影响底部的污物沉淀的彻底清理排放。
本实用新型的发明目的是提供一种带自动耦合装置的喷射搅拌潜水泵,使污水井内污水污物充分混合、悬浮,从而达到污水、污物彻底抽取排放,并提高潜水泵自动定位接合、密封性能,提高潜水泵的使用寿命。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带自动耦合装置的搅拌潜水泵,主要由潜水电泵、自动耦合装置、出水管组成,自动耦合装置安装在潜水电泵与污水出水管之间,其特点在于:在联接自动耦合装置一端的污水出水管上还安装有一个可调节分流污水量的分离室,所述分离室至少与一个喷射搅拌出水管连通,所述喷射搅拌出水管的出水口的出水方向向下且所述出水口可转动角度。
上述的搅拌潜水泵,其特点在于:所述自动耦合装置由自耦接口、自耦装置座、升降导轨组成,升降导轨安装在自耦接口上方,由升降导轨引导定位的潜水泵通过所述自耦接口与污水出水管固定连接在一起,所述自耦装置座安装在所述升降导轨下方的污水出水管底部。
上述的搅拌潜水泵,其特点在于:所述分离室内安装有一个分流机构,所述分流机构与所述污水出水管相通,所述分流机构连接一个可调节分流污水量的分流调节竿。
上述的搅拌潜水泵,其特点在于:所述喷射搅拌出水管上安装有搅拌出流方向调节竿、拨齿和拨轮,所述拨齿与喷射搅拌出水口联接在一起,所述搅拌出流方向调节竿通过拨轮和拨齿带动喷射搅拌出水口转动。
采用上述结构后,可以在自动耦合装置功能基础上,进一步克服抽送污水水池底部的污物沉淀,不宜抽送等问题。
下面结构附图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
图1是本实用新型采用的一种带自动耦合装置的搅拌潜水泵
在图1中,该泵由潜水泵1、自耦接口2、自耦装置座3、升降导轨4、分流机构5、出水管6、分流调节竿7、搅拌出流方向调节竿8、分流室9、拨齿10、拨轮11、搅拌出水口12组成。
潜水泵1可沿升降导轨4下降至自耦接口2,依靠自重与自耦装置进水口接合,当潜水泵1启动后,抽送的液体通过自耦装置沿出水管6导出。当需要清理搅拌池底的沉淀物时,在地面上转动分流调节竿7的手轮,将分流室9内的分流机构5打开,将部分抽送的液体分流到喷射搅拌出水口12,调节分流机构5的开度,可以改变分流出水量和速度。同时,可以转动搅拌出流方向调节竿8上的手柄,使拨轮11带动拨齿10转动。由于搅拌出水口12与拨齿10联接在一起,当出流方向调节竿8上手柄转动时,拨轮11带动拨齿10转动,从而拨动搅拌出水口12改变出水方向,达到搅拌、混合污水的目的。
由于在使用导轨、底座、自动耦合体等自动耦合装置的基础上,设置了喷射口开关、喷射口旋转机构、喷射口上下调节机构等结构,利用部分高压抽送介质喷射冲动、混合抽送介质,使污水污物充分混合、悬浮,从而达到了彻底抽取排放的目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农业机械化科学研究院,未经中国农业机械化科学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00257870.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带节能热水器的多用炉灶
- 下一篇:高楼逃生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