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自紧式内动密封圈无效
申请号: | 00256947.7 | 申请日: | 2000-12-05 |
公开(公告)号: | CN2451817Y | 公开(公告)日: | 2001-10-03 |
发明(设计)人: | 李波;孙冬梅 | 申请(专利权)人: | 李波 |
主分类号: | F16J15/12 | 分类号: | F16J15/12 |
代理公司: | 枣庄市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魏成建 |
地址: | 277102 ***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紧式内动 密封圈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密封圈。
目前使用的密封圈有Y型、V型环形弹性密封圈。这种密封圈由于自身弹性体易老化,压缩变形增大使弹性下降,而造成密封不严,产生泄漏;由于这种密封圈直接与被密封面接触,在工作时,密封圈与被密封面之间是一种动态的密封,这种密封圈由于易被磨损而容易造成泄漏,因此这种密封圈使用寿命短。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使用寿命长的自紧式内动密封圈。
为实现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自紧式内动密封圈,包括外侧的一圈环形弹性密封垫,密封垫的一圈环形壁体上带有一圈向下开口的凹槽,其特点在于:该自紧式内动密封圈还包括内侧的一圈密封环,密封垫的一圈环形壁体的内侧与密封环外侧壁固定连接。
由于本实用新型内铡为密封环,外侧为一圈环形的带有凹槽的弹性密封垫,液体或汽体通过液体管路或汽体管路进入密封垫的开口凹槽内,通过对液体或汽体加压,使密封垫对密封环侧壁加压,使密封环内侧壁紧靠被密封面从而起到密封作用,改变了传统的利用弹性体的弹性变形而产生压力进行密封的原理,解决了由于弹性体老化,压缩变形增大,弹性下降而造成泄漏的问题;由于弹性密封圈不直接接触被密封面,密封圈与密封环之间为静密封,密封环与被密封面之间为动密封,解决了由于弹性密封圈被磨损而造成的泄漏,从而延长了自紧式内动密封圈的使用寿命。本实用新型可用于各种场合下的液压或汽压油缸及管道伸缩补偿器的密封,可代替Y型、蕾型、V型、U型等各种密封圈,广泛应用于机械、矿山、石油、化工等各行业。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描述。
图1为一种本实用新型的剖视图;
图2为图1的仰视图;
图3为一种本实用新型的安装示意图。
一种自紧式内动密封圈,如图1、图2所示,包括外侧的一圈常见的环形弹性密封垫2、内铡的一圈密封环1;密封垫的一圈环形壁体上带有一圈向下开口的常见Y型凹槽3,凹槽3也可采用常见的V型凹槽或常见的U型凹槽;密封垫2的一圈环形壁体的内侧与密封环1外侧壁用常用方法固定连接;密封环由聚四氟乙烯及其填充改性物或者金属弹簧片制成。
如图3所示,一种本实用新型安装在固定沟槽内,环形弹性密封垫2的环形壁体外侧壁及上侧壁紧贴沟槽内铡壁,密封环内侧壁紧贴于被密封面,液体或汽体通过液体管路4或汽体管路进入密封垫的开口凹槽3内,通过对液体或汽体加压,使密封垫2的环形壁体外侧壁及上侧壁紧贴于沟槽内侧壁,密封垫2对密封环加压,使密封环内侧壁紧靠被密封面,从而使本实用新型起到密封作用。由于磨擦系数很小的聚四氟乙烯及其填充改性物作密封环,大大增加了本实用新型的耐磨性能,即使密封环被磨损,由于系统本身的压力,可通过弹性密封垫使密封环压缩而得到补偿,使本实用新型仍能起到密封作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李波,未经李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00256947.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