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小儿体温遥控报警器无效
申请号: | 00256943.4 | 申请日: | 2000-12-05 |
公开(公告)号: | CN2451036Y | 公开(公告)日: | 2001-10-03 |
发明(设计)人: | 巩同林 | 申请(专利权)人: | 巩同林 |
主分类号: | A61B5/01 | 分类号: | A61B5/01;G08B21/02 |
代理公司: | 淄博科信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吴红 |
地址: | 256400 ***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小儿 体温 遥控 报警器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小儿体温遥控报警器,属于温度异常报警装置技术领域。
目前已有关于小儿体温报警的技术报道,其技术方案多采取用传感器检测体温,由其触发控制报警电路。如中国专利公报97年9月17日公开的实用新型专利:小儿体温自动报警器,申请号:96207023,主要特征是:它有特制体温机,显示器,报警器组成,是通过体温变化,水银柱变动通过水银导电接通电源而达到报警和显示体温。结构简单,体积小,安全可靠,其缺陷是:无遥控报警功能,现有的报警电路往往附在小儿身上,声音过大易惊吓小儿,过小又不易察觉,不实用,其性能有待于进一步改进。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克服上述缺陷、功能完善、实用性强、性能稳定可靠的小儿体温遥控报警器。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
包括信号采集电路IC1和报警电路IC4,其特征在于:增设了由发射器IC2、接收器IC3组成的遥控电路和与其对应的发射控制电路、接收控制电路,其中发射器IC2的负极经发射控制电路接信号采集电路IC1的输出端,接收器IC3的输出端经接收控制电路接报警电路IC4的负极。
所述的小儿体温遥控报警器,发射控制电路包括三极管V1、按钮AN和编码器IC5,其中三极管V1的基极接信号采集电路IC1的输出端,其发射极接地及按钮AN的一端,按钮AN的另一端分别接三极管V1的集电极、编码器IC5和发射器IC2的负极,编码器IC5的输出端接发射器IC2的输入端。
所述的小儿体温遥控报警器,发射控制电路包括三极管V1和按钮AN,其中三极管V1的基极接信号采集电路IC1的输出端,其发射极接地及按钮AN的一端,按钮AN的另一端分别接三极管V1的集电极和发射器IC2的负极。
所述的小儿体温遥控报警器,接收控制电路包括三极管V2和解码器IC6,其中解码器IC6的输入端接接收器IC3的输出端,其输出端接三极管V2的基极,三极管V2的发射极接地,其集电极接报警电路IC4的负极。
所述的小儿体温遥控报警器,接收控制电路包括三极管V2,其基极接接收器IC3的输出端,其发射极接地,其集电极接报警电路IC4的负极。
所述的小儿体温遥控报警器,信号采集电路IC1可采用电脑数字温度控制器。
其工作原理为:由信号采集电路检测体温信号,由发射控制电路控制所检测信号的发射,接收器将接收的信号输出到接收控制电路,由接收控制电路控制报警电路的报警。增设编码的目的是防止干扰其它电器。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增设也遥控功能,使得报警电路可与小儿分开,彻底解决了声音过大易惊吓小儿、过小又不易察觉的弊端,功能完善、实用性强。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电路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另实施例2的电路图;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巩同林,未经巩同林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00256943.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