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电热护膝无效
申请号: | 00256616.8 | 申请日: | 2000-11-28 |
公开(公告)号: | CN2450922Y | 公开(公告)日: | 2001-10-03 |
发明(设计)人: | 王广然 | 申请(专利权)人: | 王广然 |
主分类号: | A41D13/06 | 分类号: | A41D13/06;H05B3/5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065902***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热 护膝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护膝,主要指骑摩托者用的电热护膝。
目前,骑摩托的人常用的护膝,一般都是皮子制的或人造革制的,在寒冷的冬季,虽然对骑车人的膝关节有一定的保护作用,但骑车时间一长,寒冷就会透过护膝直侵膝关节,长时间下去造成膝关节血脉不周,诱发关节炎或腿疼及其它疾病,给人的身心健康带来很大影响,造成工作、生活、经济上的损失。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新型的电热护膝,在人骑车时能使膝关节始终保持温热程度,有效地抵御风寒的侵袭,从而达到保护膝关节的目的。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电热护膝由主体护膝包层,电热丝、电极,副体皮带电极导线组成,主体护膝包层电热丝两端分别与主体护膝上的两个扭扣型电极相连,副体上的两对点阵形电极通过两根导线分别与发电级输出端或电瓶电极相连。
由于采用了上述方案:主体护膝中的电热丝在人骑车时,能够通过主体护膝上的两个扭扣电极分别与副体皮带上的两个带电的点阵形电极相接触,从而使摩托车电源正负极通过电热丝发热,产生温热效应,使膝关节血流量增加,达到保护膝关节的目的。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的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电热护膝的主体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电热护膝的副体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电热护膝的使用示意图。
图1所示电热护膝主体由皮子或人造革制成的外套1、内衬2、电热丝3、扭扣电极4、扭扣电极5组成,外套1与内衬2通过缝纫线6连成一体,电热丝3均匀地分布在外套1和内衬2的夹层中间并按顺时针旋转排列形成发热体,电热丝3的两端分别与扭扣电极4和扭扣电极5相连。
图2所示电热护膝副体由皮子制成的双层皮带9、点阵型电极1、点阵型电极2、点阵型电极3、点阵型电极4、导线7、导线8、电源线5、电源线6组成,点阵型电极1通过导线8与点阵电极4连接,点阵型电极4与电源线5相连,点阵型电极2通过导线7与点阵型电极3相连,点阵型电极3与电源线6相连,电源线5与电源线6分别与电源正、负极或发电机输出端相连。
图3所示为本实用新型电热护膝的使用示意图,使用时先将电源线5、电源线6分别与摩托车电瓶正、负极连接好,并将电热护膝副体B系于摩托车油箱上,把电热护膝A系在右膝关节上,另一个电热护膝系在左膝关节上。然后把车支好大梯,骑车人坐在车上模拟骑车,此时调解电热护膝副体B的前后位置,使左右侧两对点阵型电极恰好与左右膝关节上两对扭扣型电极3、4和1、2相接触,此时固定好电热护膝副体B,调整工作结束,此后便可投入使用。以后骑车人可以很方便地控制电热护膝的通电与断电,从而控制电热护膝的工作状态。
在该实施例中,电热丝使用镍铬线Cr20Ni60,直径0.22mm的包塑线,当摩托车电源是6V时,电热丝长度为0.85m,当摩托车电源是12V时,电热丝长度为1.7m。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王广然,未经王广然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00256616.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