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窗式空调器的通风装置无效
| 申请号: | 00256585.4 | 申请日: | 2000-12-01 |
| 公开(公告)号: | CN2453307Y | 公开(公告)日: | 2001-10-10 |
| 发明(设计)人: | 张辉;刘雁斌;黄昌铎;唐亚兵;赵原晓 | 申请(专利权)人: |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F24F13/12 | 分类号: | F24F13/12 |
| 代理公司: | 中科专利商标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 代理人: | 姜丽楼 |
| 地址: | 519070 ***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空调器 通风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窗式空调器,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在进行空气调节期间,能按用户的选择提供室外空气,从而利用所提供的空气对室内进行通风的窗式空调器的通风装置。
传统的窗式空调器主要包括:一个机体,它固定在窗上并在其两侧和顶部开有多个百叶窗;一个面板,它可拆卸地固定在机体前面并具有进气格栅和排气格栅;一块隔板,固定在机体内部并将机体分成室内部分和室外部分;风机、热交换器、压缩机等。由于传统的窗式空调器是靠空气在室内不断循环来进行空气调节的,所以,如果空气调节进行了比较长的时间周期,就会产生室内空气质量变差的问题。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可为窗式空调器单独设置一个通风装置,它有选择地向室内提供室外的空气,防止室内空气质量变差。名称为“窗式空调器的通风装置”,公开号为1178308,申请号为97117956.5的中国专利申请就公开了一种窗式空调器的通风装置。现有技术的通风装置包括:通风孔,它开在隔板上,用于连通室内部分和室外部分;一根操纵杆,它在机体的室内部分中可前后移动,其前端部穿过面板排气格栅露出在面板外侧,并利用一个操纵导向使其保持移动时不会发生偏斜;一个风门,它形成于操纵杆的后端部,用于在操纵杆前后移动期间有选择地开启/关闭通风孔。实施此通风装置的窗式空调器,由于通风孔只有开启/关闭两种状态,因此,用户只能选择通风/不通风两种操作模式,而不能调节通风量的大小。实施此通风装置的窗式空调器,又由于通风孔只有开启/关闭两种状态,为了节约能源,通风孔不能做的太大,从而通风量受到限制,不能满足室内换新风的要求。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而提供一种窗式空调器的通风装置,其在向室内换新风的过程中,既可以提供足够大的通风量,又可以自由调节窗式空调器通风量的大小,从而满足室内换新风的要求。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方式来实现的:一种窗式空调器的通风装置,包括:开设在隔板上,使室内部分和室外部分连通的通风孔;风门;设置在隔板上的风门固定机构;和与风门相连接的风门操纵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风门上设有与所述通风孔相对应的风门风道;所述风门通过风门固定机构设置在所述隔板的室外侧且可以在风门操纵机构的操纵下沿隔板平面相对移动。
实施本实用新型的窗式空调器的通风装置,由于风门上设有与通风孔相对应的风门风道,且所述风门可以在风门操纵机构的操纵下沿隔板平面相对移动,当风门风道与通风孔相对齐时,室外空气的进气量达到最大,当风门风道与通风孔错开一定位置时,室内外仍保持通风状态,但室外空气的进气量随着错开位置增大而减小,当风门风道与通风孔完全错开时,通风孔处于关闭状态,从而实现了通风量大小的自由调节。另外,通过增大通风孔的大小,或增多通风孔的数量,可以达到增大室外新风进风量的目的。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详细的描述:
图1是本实用新型窗式空调器的通风装置的实施例一中,通风孔开启状态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窗式空调器的通风装置的实施例一中,通风孔关闭状态示意图;
图3是图1所示的窗式空调器的通风装置的P向示意图;
图4是图1所示的窗式空调器的通风装置的A向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窗式空调器的通风装置的实施例二中,通风孔开启状态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窗式空调器的通风装置的实施例二中,通风孔关闭状态示意图。
本实用新型的窗式空调器主要包括:一个机体,它固定在窗上并在其两侧和顶部开有多个百叶窗;一个面板,它可拆卸地固定在机体前面并具有进气格栅和排气格栅;一块隔板,固定在机体内部并将机体分成室内部分和室外部分;风机、热交换器、压缩机和通风装置等。其中,通风装置的结构是本实用新型的发明点,故在下面的实施例中,主要对与通风装置有关部分进行详细的阐述。
如图1、图3和图4所示,在本实用新型的窗式空调器的通风装置的实施例一中,通风装置包括开设在隔板1上的通风孔7,固定在隔板1的室外侧的风门导轨2,风门3和风门操纵机构。
本实施例中,通风孔7为一组孔,开设在隔板1上,用于连通空调器室内部分和室外部分。通风孔7的截面可以为方形、圆形、梯形、平行四边形及其他形状。
风门导轨2为中空的长方形框形结构,其内框的宽度和长度稍大于风门3的宽度和长度,以将风门3容纳其中。风门导轨2的内框的左右两边,设有倒“L”形的翻边,用来限制和引导风门3的运动轨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未经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00256585.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燃气电热式油井管道加热炉
- 下一篇:多系统循环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