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节能、环保、取水式地温空调无效
申请号: | 00256429.7 | 申请日: | 2000-11-17 |
公开(公告)号: | CN2459572Y | 公开(公告)日: | 2001-11-14 |
发明(设计)人: | 彭秀甲 | 申请(专利权)人: | 彭秀甲 |
主分类号: | F24F5/00 | 分类号: | F24F5/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52600***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节能 环保 取水 地温 空调 | ||
本实用新型涉及空调器技术领域,具体的说是一种节能、环保、取水式地温空调器。
目前各国生产的空调器都采用压缩机式,这种传统的空调器造价高、耗能高、氟利昂气体对地球大气中臭氧层的破坏严重,已成为举世关注的难题。专利号99215284公开的地温空调,由水泵、水井管、进出水管和冷风箱组成,水井管与水泵进水口相连,进水管的一端与水泵的出水口相连,冷风箱固定风机,风机的出风口方向有盘管,盘管的进、出水口与冷风箱的进出水口相连。但这样会造成供水系统不能自动控制,且不能地下水再次利用,造成地下水的巨大浪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不需要氟利昂制冷而利用地下水制冷的、能自动控水又能再次利用地下水的节能、环保、取水式地温空调。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节能、环保、取水式地温空调器是利用地下水制冷的空调,主要由潜水泵或其他小型吸水泵、井、连接管道、储水桶、微管散温器、风机等组成,其特征在于:潜水泵或其他小型吸水泵出水口的连接管道与微管散温器进水口的连接管道之间有一个储水桶,储水桶内安装有两根竖向滑杆和浮桶,浮桶顶部有一竖向顶杆,浮桶两侧安有两个滑套,两滑套分别套在两根滑杆上。储水桶的盖上装有一个单相杠杆式电源开关,且杠杆端部系有一根绳子与浮桶连接。微管散温器由左回流室.右回流室及二百根散温微管等组成。左回流室为上、中、下三室式,左回流室盖上有进水口、生活取水口、限量出水口三个水管接口;右回流室为二室式。左右回流室上分别有200个凸形插口,微管两端分别接插在左右回流室的凸形插口上。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一、造价低,仅为电空调价格的四分之一。二、能耗低,可节电百分之九十。三、无氟无污染。四、一机多用,取水方便。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室内空调器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编号:1、井 2、潜水泵 3、抽水管 4、总开关 5、滑杆 6、浮桶 7、开关 8、储水桶 9、顶杆 10、回水管 11、冷凝水排出管 12、进水管 13、取水开关 14、空调器 15、左回流室盖 16、生活取水 17、限量出水口 18、左回流室 19、固定片 20、微管21、支架 22、右回流室 23、橡胶密封垫 24、螺栓 25、右回流室盖26、进水 27、除湿盘 28、风叶 29、风叶罩 30、冷凝水排出管管 31、限量开关 32、流量显示器 33、电源指示灯 34、风机调速开关 35、风机 36、横向支架 37、进气口 38、排气口
下面对照附图并结合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详细描述。
本实用新型的室外压水储水机构主要包括潜水泵或其他小型吸水泵、沙管井、储水桶。把潜水泵或其它型号的小型吸水泵安装在沙管井[1]中,井的深度以本地区旱季能取水为宜,打开总开关[4]能使潜水泵[2]工作把水经管道[3]送入储水桶[8]中,储水桶的高度应高出生活地面2-3米以确保有足够的水压,桶内安装有两根竖向滑杆[5],用一只2.5升的塑料桶当做浮桶[6]其两侧安装两只内径大于滑杆的塑料套筒,分别套在两滑杆[5]上,使浮桶[6]能上下滑动。浮桶[6]内应注入适量的水作配重。在储水桶[8]的盖上安装有一只单相杠杆式电源开关[7],在开关[7]的杠杆顶部系有一根绳子与浮桶[6]相连,浮桶[6]的顶部还装有一根向上的顶杆[9],当储水桶[8]中的水位升时,浮桶[6]随之上浮,水位升至最高时,浮桶[6]的顶杆[9]就顶开开关[7]使水泵停止上水;反之,当水降至最低时浮桶[6]因随之下滑而拉动绳子将开关[7]闭合使水泵[2]重新上水。储水桶[8]中的水经管道[11]进入室内空调器[14]中,(如是一井多用远距离多家送水的管道,应包保温层)冷水在空调器[14]的二百根微管[20]中流过,同时利用风机将已在微管间变冷的气流强行吹出,流出的水经回水管[9]流回沙管井[1]中。为了方便生活用水,还装有一根较大直径的生活取水管和取水开关[12]。所有管道均采用不同直径的塑料管。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彭秀甲,未经彭秀甲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00256429.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