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抛丸清理机无效
| 申请号: | 00256155.7 | 申请日: | 2000-10-25 |
| 公开(公告)号: | CN2444713Y | 公开(公告)日: | 2001-08-29 |
| 发明(设计)人: | 任兰亮 | 申请(专利权)人: | 任兰亮 |
| 主分类号: | B24C3/02 | 分类号: | B24C3/02 |
| 代理公司: | 青岛联智专利事务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崔滨生 |
| 地址: | 266071 ***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抛丸 清理 | ||
抛丸清理机本实用新型是机械制造业的抛丸清理机,是对现有抛丸清理机结构的改进。
各种抛丸清理机所用的钢丸都需要循环使用,而图1就是现有技术抛丸清理机的结构形式,其工作过程是:钢丸由抛丸器抛射出来打击在工件上,再由收集装置(如螺旋送料器)送到提升机入口,经提升机将钢丸提升到分离器内,分离器将钢丸与杂渣、灰尘分离后,再将钢丸送到抛丸器内进行下一个工作循环。但该抛丸清理机明显存在一个缺陷:它采用的是远端分离,即分离器设置在提升机上方,导致抛丸清理机设备总高度一般都在3.5米左右,这样一来设备在运输中由于超高,则必须解体,给设备安装、运输都带来了重复的工作量,相应的车间安装高度受到限制。由于分离器在机器上方,分离过程中细微灰尘难免要飞落下来,严重影响了工作环境,危害工人健康。人们一直期盼着解决上述问题的技术方案尽快产生。
本实用新型是实现缩短抛丸清理机设备高度的目的。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它包括提升机、分离器、抛丸器和清理室,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分离器设置在清理室下部,提升机下端与分离器的腔室相通,提升机上端的出口与抛丸器相通。
所述的清理室的底板为倾斜设置,在提升机端为低处。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和积极效果:由于采用近端分离,即将分离器内藏在清理室下部,提升机的出口直接与抛丸器相通,因而缩短了该设备的高度,从而克服了远端分离所存在的重复安装、运输不便、污染环境以及安装高度受限等缺陷,为用户和制造商带来了方便。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地描述。
图1是现有技术抛丸清理机的结构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抛丸清理机的结构图。
1、提升机;2、分离器;3、抛丸器;4、清理室;5、螺旋送料器;6、进风口;7、出风口;8、清理室底板;9、抛丸清理机。
参见图2,为了缩短整机高度,将原抛丸清理机设置在上方的分离器2改进设置在清理室4下部,提升机1下端与分离器2的腔室相通,提升机1上端的出口直接与抛丸器3相通。清理室底板8倾斜设置,提升机1端处为低端。工作时,钢丸从清理室4打击工件后,落在底板8上,由于底板8为斜面,钢丸自动向下滑落至提升机1的下端,此时,分离器2将钢丸中的杂渣和灰尘分离,分离后的钢丸由提升机1提升至提升机1的上端后,直接送至抛丸器3中进行下一个工作循环继续打击工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任兰亮,未经任兰亮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00256155.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摩托车发动机倒挡起动机构
- 下一篇:全自动鞋底去污清洗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