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立式上燃型煤锅炉燃烧室无效
申请号: | 00256020.8 | 申请日: | 2000-10-17 |
公开(公告)号: | CN2449060Y | 公开(公告)日: | 2001-09-19 |
发明(设计)人: | 陈其炎;张清林 | 申请(专利权)人: | 陈其炎 |
主分类号: | F23B1/24 | 分类号: | F23B1/24;F23B1/3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64001 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立式 上燃型煤 锅炉 燃烧室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上燃式锅炉,特别是涉及一种立式上燃型煤锅炉燃烧室。
目前,为解决原煤散烧的排放污染问题,以型煤为燃料的上燃式锅炉不断出现。但如何方便地给煤和出渣一直是此类锅炉的难题,至今没有理想的方法。如中国专利号87210461为立式上燃型煤锅炉,为了实现连续加煤和出渣,将立式圆柱体的锅炉燃烧室改为长方体,并增加了一对蜗轮和齿条给煤机构。增加了锅炉的制造成本和运行故障率。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成本低、故障率低的立式上燃型煤锅炉燃烧室。
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一种立式上燃型煤锅炉燃烧室由炉膛、炉排和风室三部分组成,炉膛、风室均采用园柱形腔体,炉排为园形,其特殊之处在于,给煤出渣采用同一炉门,炉排可通过中心转轴转动或由齿轮带动炉排圆周上的齿转动,下方风室划分为干馏、燃烧、烘渣三个互不相通的间隔。
本实用新型由于采用园柱腔体,给煤出渣采用同一炉门,炉排可通过中心转轴转动或由齿轮带动炉排圆周上的齿转动,下方风室划分为干馏、燃烧、烘渣三个互不相通的间隔的结构,因此制造方便、结构简单、占地面积小、故障率低等优点。由于采用标准的立式锅炉燃烧室外形,因此,可对燃烧散煤或燃油锅炉的燃烧室进行改造。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描述。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主视示意图。
图2是图1的左剖视图。
图3是图1的A-A剖视图。
图4是图1的B-B剖视图。
一种立式上燃型煤锅炉燃烧室由炉膛1、炉排2和风室3三部分组成,炉膛1是一个圆柱形腔体,炉壁4由内到外依次由耐火材料、保温材料和保护材料(如钢板)构成,风室2是一个被分割为三个空间的圆柱形腔体,三个空间依次为燃烧风室5、干馏风室6、烘渣风室7,各风室3通过风门8、9、10控制风量,三个风门8、9、10分别为燃烧风室风门8、干馏风室风门9、烘渣风室风门10,给煤出渣采用同一炉门15,炉排2是由铸造一体的外圈11和炉条12组成,炉排2固定在竖立的转轴13上,固定在内壁上相间90°角的四个转轮14起支撑及滚动炉排2作用,炉排2为园形,炉排2上放置型煤以外的余地与风室3隔离,避免多余的空气进入炉膛1。
锅炉点火前,按锅炉操作要求做好加水及备项准备工作,转动炉排2依次将干燥好的方状蜂窝煤从炉门15放入在炉排2上,摆满燃烧区和干馏区,共放三层,燃烧区最上一层为点火煤,用纸张引燃,燃烧所需空气由炉排2下方的风室3供给,燃烧区第一排煤燃烧约1.5个小时后,转动炉排2,燃烬的蜂窝煤进入烘渣区,当灰渣冷却后,从炉门15取出,如此加煤、出渣连续工作保证锅炉正常运行,锅炉若暂停供热,关闭风门8、9、10封火即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陈其炎,未经陈其炎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00256020.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次性注射器
- 下一篇:物理实验室电源控制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