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双前踏自行车无效
| 申请号: | 00255280.9 | 申请日: | 2000-10-08 |
| 公开(公告)号: | CN2481614Y | 公开(公告)日: | 2002-03-13 |
| 发明(设计)人: | 罗亚民 | 申请(专利权)人: | 罗亚民 |
| 主分类号: | B62M1/04 | 分类号: | B62M1/04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63860***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双前踏 自行车 | ||
目前,自行车的驱动结构是在中轴两端各设置一个与中轴垂直并方向相反的踏臂,沿中轴顺时针方向双脚分别踏两踏臂,根据扛杆原理踏臂产生力柜使中轴转动,中轴带动链轮动,链轮通过链条传动给自行车后轮,后轮转动驱动自行车行驶。但是当两踏臂运动到中轴的最高点或最低点,或者踏臂与中轴的垂直夹角小或大时,踏臂与中轴的垂直距离为零或小,自行车的驱动力也为零或小,这时自行车是靠惯性行驶。因此脚蹬臂产生的力柜时大时小,时而为零,无法给自行车持续提供较大的驱动力;现有自行车一只脚在中轴前方蹬踏臂,一只脚在中轴后方大弧度向上空转,动作不协调。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自行车,它不仅具有现有自行车的一切优点,而且能保证人在不多做功的情况下给自行车持续提供较大的驱动力,并能减少蹬踏臂时脚的摆动弧度,蹬车的动作更协调。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将自行车的两踏臂都设置在中轴前方,两踏臂柄的一端设置定向轮,定向轮套装在中轴上,中轴的右端装置链轮。两踏臂用一根钢丝线连接。蹬踏臂时,一支踏臂下降,在定向轮和钢丝线的作用下,另一支踏臂上升,交替蹬踏臂从而能给自行车持续提供较大的驱动力,双脚始终在中轴前方作上下运动,脚的摆动弧度小,动作协调。
由于采用了上述方案,两踏臂在中轴前方与中轴的垂直距离始终较大,又避免了脚在中轴后方向上空转的现象,结构简单。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说明:
图(一)是双前踏自行车的简化立体示意图。
图(二)是双前踏自行车的第一个实施例的剖面结构图。
图(三)是双前踏自行车第二个实施例的中轴立体图。
图(四)是本实用新型的第三个实施例的链轮平面图。
图(五)是双前踏自行车第四个实施例的左踏臂立体图。
图中,1、中轴2、左定向轮3、右定向轮 4、左踏臂 5、右踏臂 6、链轮7、钢线线8、钢丝线外套 9、钢丝线支撑座 10、钢丝线穿孔11、中轴外套管 12、螺帽13、螺帽14、中轴左端15、中轴右端16、连接孔17、链轮孔18、踏臂柄空。
在图(一)、图(二)中,中轴(1)的左端套装左定向轮(2),定向轮(2)的外缘套装在左踏臂柄空内;中轴(1)的右边套装右定向轮(3),右定向轮(3)的外缘套装在右踏臂柄空内;中轴右端装链轮(6);链轮(6)用螺帽(12)(13)夹紧;钢丝线(7)穿过钢丝线穿孔(10)和钢丝线外套(8),两端与左右两踏臂(4)(5)连接:钢丝线支撑座(9)焊接在中轴外套管(11)上,并与水平面的夹角在75度左右。
在图(三)中,中轴左端(14)为反螺纹丝,左定向轮(2)的螺纹与它一致:中轴右边(15)为顺螺纹线,右定向轮(3)的螺纹丝与它一致,中轴右末端为楔子形。
在图(四)中,链轮孔(17)与中轴右末端的楔子形同形。
在图(五)中,左踏臂柄空(18)是套在左定向轮的外缘上的,连接孔(16)是用螺钉连接左定向轮的。
右踏臂(5)与左踏臂(4)的结构基本相同,只是右踏臂是前曲后直,前部分向外曲张,末端与链轮在同一直线上,后直部分约长于链轮的半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罗亚民,未经罗亚民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00255280.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