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可折叠帽无效
| 申请号: | 00255045.8 | 申请日: | 2000-09-25 | 
| 公开(公告)号: | CN2484770Y | 公开(公告)日: | 2002-04-10 | 
| 发明(设计)人: | 郑树春 | 申请(专利权)人: | 郑树春 | 
| 主分类号: | A42B1/20 | 分类号: | A42B1/20 | 
| 代理公司: | 中国专利代理(香港)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章社杲 | 
| 地址: | 中国*** | 国省代码: | 香港;8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可折叠 | ||
1.一种预成形的框架构件,用以使在折叠紧凑贮藏状态和戴在头上的使用状态之间可折叠的帽(10)的帽沿(12)成形,包括:
三维构件(26),有预定的大体上为环的形状,容纳在顺着帽沿外周延伸的环形框架腔(16)中,所述构件(26)由弹性材料组成,在使用状态靠其固有的弹性回复到所述环形。
2.根据权利要求1的框架构件,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包裹住构件(26)的弹性可折叠厚套(40)。
3.一种帽(10),在折叠紧凑贮藏状态和戴在头上的使用状态之间可折叠,包括:
a)弹性帽沿(12),在使用状态下大体上为环形,有顺着帽沿(12)外周延伸的框架腔(16);
b)帽冠,包括:有外侧(22)和内侧(24)的预成形的顶面(20),以及在顶面(23)和帽沿(12)之间延伸的可折叠的大体上为环形的冠面(18);
c)框架构件(26),容纳在框架腔(16)中,在使用状态下有预定的大体上为环的形状,其中框架构件(26)使帽沿(12)成形。
4.根据权利要求3的帽,其特征在于:框架构件(26)有彼此相对的第一框架部分(30,32),和彼此相对并与第一框架部分(30,32)以一定角度距离配置的第二框架部分(34,36),在折叠状态第一框架部分(30,32)能够与顶面(20)的外侧(22)重叠,在折叠状态第二框架部分(34,36)能够与顶面(20)的内侧(24)重叠,第一(30,32)和第二(34,36)框架部分均能防止在折叠状态时顶面(20)起折痕。
5.根据权利要求3的帽,其特征在于:帽沿(12)和帽冠由织物材料组成,并且框架构件(26)由弹性材料组成。
6.根据权利要求5的帽,其特征在于:织物材料为布料,且弹性材料(26)为金属丝。
7.根据权利要求3的帽,其特征在于:顶面(20)大体上为圆形,顺着大体上为圆形的第一接缝缝合到冠面(18)的上部区域。
8.根据权利要求7的帽,其特征在于:帽沿(12)顺着大体上为圆形的第二接缝缝合到冠面(18)的下部区域。
9.根据权利要求3的帽,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顺着帽沿外周缝合的镶边(14),与帽沿一起围成框架腔(16)。
10.根据权利要求9的帽,其特征在于:框架构件(26)容纳在框架腔(16)中,并留有间隙。
11.根据权利要求3的帽,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柔韧弹性套(40),用以包裹住框架构件(26)。
12.根据权利要求4的帽,其特征在于:在折叠状态第一框架部分(30,32)彼此重叠,并且在折叠状态第二框架部分(34,36)彼此重叠。
13.根据权利要求4的帽,其特征在于:第一框架部分(30,32)沿径向彼此相对,并且第二框架部分(34,36)沿径向彼此相对。
14.根据权利要求4的帽,其特征在于:第一框架部分(30,32)相对第二框架部分(34,36)有所抬升。
15.根据权利要求3的帽,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约束带(38),用以在折叠状态约束住帽。
16.根据权利要求15的帽,其特征在于:约束带为弹性带(38),有固定在帽上的相对端以及在端部之间的中间带部分,在使用状态下可以从帽上拉开,套在戴帽者的下巴下面。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郑树春,未经郑树春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00255045.8/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