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油井套管刮垢刀工具无效
| 申请号: | 00254624.8 | 申请日: | 2000-09-22 |
| 公开(公告)号: | CN2444056Y | 公开(公告)日: | 2001-08-22 |
| 发明(设计)人: | 方建民;裴润有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E21B37/02 | 分类号: | E21B37/02 |
| 代理公司: | 石油工业专利服务中心 | 代理人: | 金杰,马旭 |
| 地址: | 100011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油井 套管 刮垢刀 工具 | ||
本实用新型属于油田开发中油水井井下作业工具技术领域。
油田进入含水期开发后,由于水的热力学不稳定性和化学不相容性,往往造成油井井筒、地面系统及注水地层的结垢问题,给生产带来极大的危害。尤其是油井下部套管内壁,由于温度适中,具有很好的结晶中心,充分的结晶时同,所结垢为较坚硬的晶体,且一般从油井动液面到油层射孔段结垢厚度加厚,厚度一般为5~12mm之间,个别井射孔段附近套管内壁的结垢厚度达50mm。套管内壁结垢主要危害一是直接影响井筒的通过能力,使井下作业措施无法正常进行;二是造成油井产油量下降甚至停井;三是增加了井下作业的难度和费用。
目前,油田处理油井套管内壁结垢的工具是采用平底磨鞋、梨形磨鞋或三牙轮钻头,用地面转盘或井下螺杆钻具作动力进行旋转式磨垢,其缺点是磨垢强度低,速度慢,配套工作量大、费用高,且当磨垢速度进尺太慢时,还须用化学溶垢的手段作为辅助措施。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快速、高效清除油井套管内壁结垢,式油井井筒处理的工序简化,工作量减少,费用降低,有效加快油井措施进度,提高单井产油量的油井套管刮垢刀工具。
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由油管接头1、活塞环2、活塞室3、挡板环4、细牙刮刀块5、6、粗牙刮刀块7、多级锥管8、推杆9、扩槽刀块10、开槽刀块11、隔套12、弹簧13、尾接头14、堵板15组成,油管接头1的下端、多级锥管8的上端分别与挡板环4连接,活塞2、挡板环4及油管接头1构成活塞室3,推杆9插入活塞环2中,并穿过挡板环4,细牙刮刀块5、6、粗牙刮刀块7、扩槽刀块10、开槽刀块11装于多级锥管8上,多级锥管8外环面之间有堵板15,推杆9穿在堵板15的径向通孔上,下级锥管8下部穿过隔套12和弹簧13后,与尾接头14连接。
多级锥管8外环面上布有径向燕尾槽。
挡板环4上有径向通孔。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利用作业管柱作为动力源,下放管柱即完成油井套管清垢任务,依据机械加工刀具拉插深孔的原理,靠下放作业管柱带动刮刀下行来清除油井套管内壁结垢。将刀具装在多级锥筒外环面的燕尾槽中,靠压缩弹簧顶住隔板而处于锥筒顶部,靠水压推动活塞环克服弹簧推力而使推杆推动刀具在燕尾槽中滑动,使刀具外经由大变小而解决卡钻问题。其结果是清垢效率高,费用低,防卡性能优良,退渣能力强,除垢、通井、冲砂作业一次完成。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描述:
油管接头1的下端内环面和多级锥管8的上端外环面分别与挡板环4连接,活塞2与挡板环4与油管接头1内腔室之间构成活塞室3,推杆9插入活塞环2中,并下穿挡板环4上的径向通孔,多级锥管8外环面上布有多道径向燕尾槽,细牙刮刀块5、6、粗牙刮刀块7、扩槽刀块10、开槽刀块11装于燕尾槽中,两级锥管8外环面之间有一堵板15,推杆9穿在堵板15的径向通孔上,下级锥管8下部穿过隔套12和弹簧13后,与尾接头14连接。
油管接头与多级锥管变径串接,活塞环与油管接头内腔室之间构成一活塞室,推杆插在每级锥管上部外凸环的径向通孔中,下级锥管与尾接头之间的刀块由滑动隔套和弹簧定位。扩槽刀块与开槽刀块上周向分别部有扩槽刀刃和开槽刀刃数组,每组刀切除整圆的1/2,扩槽刀刃为20~60°,开槽刀刃为5~30°。细牙和粗牙刮刀块每组从小到大呈锥体分布。多级锥管中间为一通孔,与尾接头上径向通孔构成管内外的循环通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00254624.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