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大小音碟两用随身听无效
| 申请号: | 00254482.2 | 申请日: | 2000-10-09 |
| 公开(公告)号: | CN2443567Y | 公开(公告)日: | 2001-08-15 |
| 发明(设计)人: | 马希光 | 申请(专利权)人: | 马希光 |
| 主分类号: | H04R5/00 | 分类号: | H04R5/00 |
| 代理公司: | 北京华盛正元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李恩泰 |
| 地址: | 台湾省台北市*** | 国省代码: | 台湾;7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大小 两用 随身听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大小音碟两用随身听,属于电子音响设备。
按随身听成为人们私密性的放音装置,有其一般演进的历史,由最初的卡带,而至音碟(CD),其在体积与重量上,日益朝向轻薄短小的趋势发展,时至今日,以音碟随身听最为普及,广受青少年乃至老年人的喜爱。
而在媒体方面,由最初的卡带,而至音碟片也因可压缩及配合机体的解压缩而朝微小化,所以乃有更具机动性的小音碟片随身听推出,而其作动原理,如读取与放音,与先前的大音碟片并无不同。
由于小音碟片的样式或媒体内容并不像大音碟片那样齐全,尤其是大音碟片已长期流行下来,毕竟是较具多样化,可选择性自然较小音碟片来得宽广。同时,若因小音碟片的随身听推出,而舍弃原先大音碟片的运用,不仅是(因小失大),而且相当可惜。
目前要将大音碟片使用到小音碟片随身听上的最大难题,在于大音碟片放置并作动后,其突出于机体部份无法受到保护,这种裸露在外毫无遮掩的结果,自然对大音碟片的安全上有所不妥。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大小音碟两用随身听,使小音碟的使用者可收听大音碟片而无需置换随身听。
实施本实用新型上述目的而采取的技术方案如下所述:该随身听由一座体和一上盖组成,其中该座体内具读取与放音装置;该上盖尺寸对应于座体;座体与上盖中至少其一的侧方及/或前方缘部开具槽体;且对应设置至少一可嵌合于槽体以提供大音碟片保护的保护片,该保护片为圆形片体,对应于槽体形状,挖空形成片缺;座体及上盖均设置槽体,且保护片为对应设置的;保护片的片缺周缘可设成一体为环状突起的;保护片的尺寸不小于大音碟片的尺寸;槽体可设成多个小段,而保护片延伸与其对应嵌合的榫体。
现在结合附图所示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大小音碟两用随身听作进一步的说明,其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分解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时立体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例立体分解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又一实施例立体分解图。
如图所示,本实用新型随身听基本上是由一座体1,一上盖2,以及一组保护片3所组合而成。
其中,座体1为已知的,内部具有相关的机件,而其顶面上,则具有可供音碟片嵌置的柱体,以及读取头等已知装置,由于是供小音碟使用,故其尺寸以略大于小音碟的外径为宜,且前端缘为半圆形突出,但并不以此为限。
而本实用新型座体1之不同于已知的在于其侧方及前方的缘部,开具一座槽11,该座槽11的深度以可供后叙保护片3嵌置定位为宜。
上盖2对应于前述座体1,并可互为盖合,其上设置已知的控制及显示装置,而且当其盖合时,基本上与座体1间呈相当程度的密合。
而本实用新型之不同于已知的在于其侧方及前方的缘部,也开具一盖槽21,以供后叙保护片3的嵌置定位。
保护片3至少为片体,但并不以此为限,如图1及图2所示的第一实施例,均为片体,其嵌置部份厚度不大于前述座体1的座槽11,及/或上盖2的盖槽21的宽度,以便嵌置,而对应于座槽11的内部轮廓,则挖空形成一片缺31,也即,该片缺31的形状与尺寸是对应于座槽11及/或盖槽21的,以便嵌置。
请再参阅附图,当正常状态使用小音碟片时,无需使用保护片3,而当使用大音碟片时,则藉由保护片3的嵌置入座槽11及盖槽21,即如图2所示的,此时,大音碟片上下即可被保护片3所保护,不致裸露而受损。
请再参阅图3,本实用新型保护片3的片缺31周缘可往上或往下延伸,以形成更为封闭的保护,但此乃前述实施例进一步增加元件的修饰,故不拟赘述。
请再参阅图4,本实用新型上盖2及座体1的槽体可设成多个小段,而保护片3则对应延伸可形成保护状态的卡合榫体。
所以,经由本实用新型的实施,可使小音碟片的使用者,也可因保护片3的设置而可收听大音碟片,如此,即无因置换随身听而将原大音碟片闲置之虞,对资源的有效利用甚有助益。
本实用新型所揭示的乃较佳实施例之一,举凡局部的变更或修饰而源于本实用新型技术思想并为熟悉该项技术人员所易于推知的,均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专利权范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马希光,未经马希光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00254482.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