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烟气脱硫装置无效
| 申请号: | 00254473.3 | 申请日: | 2000-10-08 |
| 公开(公告)号: | CN2449076Y | 公开(公告)日: | 2001-09-19 |
| 发明(设计)人: | 张文辉;肖友国 | 申请(专利权)人: | 煤炭科学研究总院北京煤化学研究所 |
| 主分类号: | F23J15/00 | 分类号: | F23J15/00;B01D53/50 |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王燕秋 |
| 地址: | 100013 北京市朝***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烟气 脱硫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烟气脱硫装置,特别是一种用活性焦或活性炭的干法烟气脱硫装置。
烟气脱硫按照脱硫剂的形态可划分为干法及湿法两种。目前用干式活性焦或活性炭脱除烟气中SO2和NOX装置的结构如图1所示,包括带有烟气进口11及烟气出口12密封的反应器本体1,活性焦或活性炭床层2位于本体1内部的烟气进口11及烟气出口12之间。工作过程中,活性焦或活性炭在反应器中静止或与烟气逆流接触。上述这种结构使装置有床层2阻力大、烟气处理量小、活性焦或活性炭再生困难、脱硫间歇操作等不足。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能高效脱除烟气中的二氧化硫、烟气处理量大的干法烟气脱硫装置。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以下设计方案:一种烟气脱硫装置,它包括密封的带有烟气进口及烟气出口的反应器本体及床层,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反应器本体的上部及下部分别设有给料口及出料口。
为了能更好地控制反应器本体内各不同部位床层材料的下料速度,所述反应器本体内下部设有一将所述反应器本体内部分割成互不相通上下两部分的隔板,所述烟气进口及烟气出口均位于上部分;所述反应器本体的上部设有至少三个隔栅,所述隔栅之间互不相交,每个隔栅的底边均与所述隔板相接,并且自所述烟气进口的任意一点到所述烟气出口的任意一点的连线均穿过所述每一个隔栅;在所述每两个隔栅之间的所述隔板上设有至少一个下料阀。
为了使烟气流动畅通,又能将活性焦或活性炭有效地分隔成几部分,所述隔栅中靠近所述烟气进口的为百叶窗式隔栅,靠近烟气出口的为网状隔栅;所述每两个相邻隔栅之间的所述隔板上设有一个所述下料阀。
从既节省制造成本,又能保证除硫效率的角度出发,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形式为所述隔栅为三个,其中靠近所述烟气进口的为百叶窗式隔栅,另外两个为网状隔栅;所述隔栅之间、隔栅与所述烟气进出口的截面之间均互相平行。
为了利于控制活性焦或活性炭的流速,所述给料口及出料口处分别设有给料阀及出料阀。
利用本实用新型的烟气脱硫装置,在脱硫的过程中,活性焦或活性炭依靠重力在反应器中缓慢移动,与烟气交叉接触,依靠活性焦或活性炭的表面活性点脱除烟气中的SO2和NOx。床层阻力小,烟气流动通畅,使工作效率大大提高,烟气处理量大增。
由于床层被隔栅隔成了几部分,且每部分下的隔板上均设有下料阀,因而得以使床层中活性焦(炭)的移动速度不同,造成在烟气进口区域内,活性焦(炭)的移动速度快,在靠近烟气出口的区域内活性焦(炭)移动速度慢,这样既防止烟气中的粉尘堆积,又使反应器的除尘效率得以提高,使进入本装置的烟气中的粉尘浓度可由现在的400mg/g以下提高到1000mg/g。
由于本实用新型的活性焦或活性炭是在不断地流动的,吸附了SO2的活性焦(炭)随时送到再生塔加热再生,脱除吸附在活性焦(炭)表面的SO2并进行回收,对环境不会造成污染,脱除SO2的活性焦或活性炭再送到反应器中循环使用。不仅减少了浪费,而且烟气的脱硫工作可以连续不间断地进行。
本实用新型还可以将两个以上的反应器串联使用,即可以脱除SO2、NOx等多种杂质。本实用新型可广泛应用于电厂烟气、锅炉烟气、各种加热炉烟气及焚烧炉烟气的脱硫、脱硝和除尘。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图1为现有烟气脱硫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应用例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煤炭科学研究总院北京煤化学研究所,未经煤炭科学研究总院北京煤化学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00254473.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