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抗风伞结构无效
| 申请号: | 00254271.4 | 申请日: | 2000-09-21 | 
| 公开(公告)号: | CN2445622Y | 公开(公告)日: | 2001-09-05 | 
| 发明(设计)人: | 柯金松 | 申请(专利权)人: | 柯金松 | 
| 主分类号: | A45B25/02 | 分类号: | A45B25/02;A45B25/22 | 
| 代理公司: | 吉林省吉利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王大珠 | 
| 地址: | 中国*** | 国省代码: | 台湾;7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抗风伞 结构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伞具类,特别涉及一种抗风伞结构。
从所周知,一般折式双层伞布的伞骨构造如附图1至附图3所示,主要是于主伞骨组的枢接部A另组合以结合部B,而结合部B乃提供伞尾片C嵌合,形成支撑的形态,该设计仅利用结合部B与伞尾片C的结合,当受风吹袭时,伞尾片C向上翘起,由于受力的位置是在伞尾片C与结合部B的交界面,故容易产生折曲甚至断裂的情况,另外,伞尾片C与结合部B的嵌合仅藉由伞尾片C上设置的凸斜片D,也非常容易损毁,造成伞尾片C的脱落。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针对上述一般折式双层伞布的伞骨存在缺欠,提供一种抗风伞结构,提供多重的受力支撑点,并获得有效的回复弹力,可避免伞骨的外翻或断裂。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
依据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提供一种抗风伞结构,主要藉由枢接块的设计,配合主伞尾骨及副伞尾骨的弯折设计,使伞布在受风吹袭时,具有抗力支撑作用,并提供回复的弹力,避免伞面外翻,达到抗风的目的。
结合附图说明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及实施例:
图1为常见折式双层伞布的伞骨示意图。
图2为图1的伞尾结构立体分解示意图。
图3为图2的组合立体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外观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伞骨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伞尾结构立体分解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的伞尾结构立体组合示意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的伞尾剖视示意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的伞尾的动作示意图。
图10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示意图。
图11为本实用新型的另一实施例示意图。
A为枢接部、B为结合部、C为伞尾片、D为凸斜片、1为主伞骨、11为第一枢接柱、2为枢接块、21为上层面、3为主伞尾骨、31为第二枢接柱、4为副伞尾骨、41为第三枢接柱、32为连续弯折部、42为弯折部。
如附图4至附图8所示,本实用新型是由主伞骨1、枢接块2、主伞尾骨3、副伞尾骨4所构成,其中主伞骨1在外端藉由第一枢接柱11与枢接块2的外端相枢接,主伞尾骨3的内端设以连续弯折部32,穿过第一枢接柱11的下方,而内端扣合于位在枢接块2内侧端的第二枢接柱31,副伞尾骨4的内端设为弯折部42穿过第一枢接柱11的上方,使内端扣合于位在枢接块2中段位置的第三枢接柱41,即组成整体的伞骨结构。
如附图9所示,当受到强风吹袭时,主伞尾骨3及副伞尾骨4均会稍微向上摆动,此时,主伞尾骨3将顶到第一枢接柱11,在反作用力下,使连续弯折部32受到向下的力量,而使主伞骨1向下,相对提供一整体为向下的弹力;同时,也连动第二枢接柱31向下,使枢接块2也受向下的力,而使配合其上层板面21的外缘将向下摆动的副伞尾骨4也往下压,乃提供有效的回复弹力,而在上述受力时,由于弯折部的设计乃使伞尾骨及副伞尾骨获得弹性的受力支撑作用,可避免其受到损坏或折毁。
如附图10所示,在枢接块2的尾端直接形成套管以束合副伞尾骨4;如附图11所示,在枢接块2的内端设以向下的延伸部22,当被风袭时,压制到主伞骨1,而提供有效回复弹力,乃可达到抗风目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柯金松,未经柯金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00254271.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