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开放式工业机器人控制平台无效
| 申请号: | 00254080.0 | 申请日: | 2000-09-30 |
| 公开(公告)号: | CN2447131Y | 公开(公告)日: | 2001-09-12 |
| 发明(设计)人: | 谭民;景奉水;梁自泽;李国亮;王跃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 |
| 主分类号: | B25J13/06 | 分类号: | B25J13/06 |
| 代理公司: | 中科专利商标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 代理人: | 刘秀娟 |
| 地址: | 100080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开放式 工业 机器人 控制 平台 | ||
本实用新型属于通用的工业机器人控制系统。其突出特点是将通用的工业计算机引入传统的机器人控制系统中,并采用独特的开放式及模块化结构,将原来结构封闭的控制器扩展为结构开放的控制平台。
传统工业机器人控制器(CONTROLLER)缺乏独性,机器人的控制器与操作机(MANIPULATOR)是一体的,图1所示为传统的机器人控制系统的典型配置,R1为工业机器人,A1为控制器,里面集成有伺服包、结构封闭的专用计算机和其他一些电器设备,其中的控制器一般只能适用某一种型号固定的一种伺服包,拖动某一种特定的伺服电机,这种控制器一般也只能适用于一种特定的机器人。控制器的功能取决于机器人所需要完成的任务,而控制器的伺服以及规划算法所用参数都直接来自本体:低层位置伺服算法要根据操作机的伺服电机和伺服放大器的特性来定制,上层规划程序要根据操作机的机构、尺寸等参数来编制。
如果作业任务和作业对象都是固定的,那么这种封闭式机器人控制器具有简单、可靠和高效的优点。但是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对产品的多样化的要求越来越高。制造业已由原来的任务和对象相对固定的大规模流水线式作业,向任务和对象经常改变的中小规模的柔性制造(FM)和计算机集成制造(CIM)模式发展。这就要求在先进制造系统中担当生力军的工业机器人能够胜任不断变化的任务,即功能柔性化。在机器人的购买阶段,机器人的使用者不可能对将来生产任务的变化考虑全面。这样一旦新的任务不包括在现有机器人的控制功能中,那么具有封闭结构的控制器机器人就毫无用途。另外,原有的机器人控制系统的配置如图1所示,其中机器人R1的型号是固定的。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如下:如果机器人的功能是可以扩展的,经过控制器的功能扩充,原有的机器人就可投入到新的生产任务中去。而控制器的功能如果具有可扩充性,就需要控制器是开放的。要使机器人具有柔性,控制器也必须是开放的。另外,本实用新型作为机器人的一种控制系统,控制多种类型的伺服包,更加灵活地控制工业机器人,更加方便地增加其功能,使现有的机器人生产进一步适应现代工业生产小批量多品种的要求。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要点如图2所示:I1为通用的工业计算机,A2为控制柜,伺服包和计算机主机均安装在其中,R2为工业机器人。与图1在配置上的不同在于:增加了外接的工业计算机,使用户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需要编制和修改控制程序,图2中的机器人R2的型号可以灵活选用。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核心在于通过工业计算机及若干接口板,实现一种控制器对多种伺服包的控制。图3为具体的连接示意图,图中C1为多轴运动控制器PMAC2-PCR(简称PMAC),它可以插在工业计算机上的ISA总线的插槽上,C2和C3为YASKAWA绝对码盘转换器ACC-8D-OPTION9,C4为信号匹配转换器ACC-8E,C5也为信号匹配转换器ACC-8F;S1和S2分别是两类不同的伺服包,S1是电压信号输入型伺服包,输入电压为0-6V,S2是PWM输入型伺服包,输入为PWM波;M1和M2为伺服电机,E1和E2分别为M1和M2的码盘信号输出单元(ENCODER)。
图3的工作原理如下:
通过运行在工业计算机上编制的控制程序发出电压控制信号,通过C1上的JMAC2接口传送给C4,再由C4经过放大传送给伺服包S1,进而形成伺服电机M1的驱动脉冲,另外计算机还控制PMAC产生另一路PWM信号,并通过JMAC4传给接口板C5,再由C5的P5端口输出给需要PWM输入信号的伺服包S2,伺服电机M2的驱动信号就来自S2。
另外机器人控制系统还需要确定机器人各个关节的位置的变化,该信号是通过安装在伺服电机上的码盘产生的,由于伺服包不相同,所以码盘信号的传递途径也是不同的。由E1产生的M1的码盘信号先送给S1,再通过S1的EO(ENCODE OUTPUT)端口传递给绝对码盘转换器C2,C2将绝对码盘信号转换为增量码盘信号,绝对码盘信号和增量码盘信号都传回PMAC;而M2的码盘信号是由E2产生后直接传递给C3,C3的信号又经C2和C5分别产生绝对信号和增量信号,并最终通过PMAC上的JMAC1和JMAC4汇总到PMAC。这样计算机就得到了两种伺服电机的码盘信号,通过计算机程序就可以解读这些码盘信号,以确定机器人各关节的位置和运动状态。
通过以上电路的连接,就可以很方便地实现向两种不同的伺服包提供控制信号,并能够解读两种不同伺服电机的码盘信号,能够非常灵活地控制这两类伺服电机。同理也可以扩展为多台伺服电机的控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未经中国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00254080.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拉杆组的卡掣装置
- 下一篇:可舒通颈部经络的枕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