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避震鞋结构无效
申请号: | 00253950.0 | 申请日: | 2000-09-27 |
公开(公告)号: | CN2442551Y | 公开(公告)日: | 2001-08-15 |
发明(设计)人: | 段伟杰 | 申请(专利权)人: | 美琦企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43B21/30 | 分类号: | A43B21/30 |
代理公司: | 隆天国际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潘培坤,陈红 |
地址: | 中国*** | 国省代码: | 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避震鞋 结构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避震鞋结构,特别是指一种于鞋底后跟中嵌接有强力式,且耐久性、刚性、稳定性均很好的一弹性结构体的避震鞋结构。
鞋子的鞋身有前包头式鞋面与后腰围式鞋面,及由前跟与后跟所组成的鞋底;鞋底之前跟与后跟可以为一体制成,一般前跟较薄,后跟较厚,因为无论是走动时或是跑步时,都由前跟底面先与地面接触,所以,一般鞋子改良结构较少设于前跟处,由此,于鞋底上方之与斜身底面间可以形成一夹底部份,当在夹底处的空间形成有特别结构时,可以展现出不同的功效。
于是,有些公知的鞋子结构,为了使穿起来更舒适,已有人设计出气垫鞋或是响声鞋,其中的响声鞋也是由气垫鞋所改良而得,也就是气垫鞋仅是单纯地在夹底处至少嵌设有一气囊,如图17所示,鞋4中的气囊41为可大可小,但气囊有其原设计的形状,即是一种较肥胖鼓起的形式,当足部踏压于鞋底处,使气囊受压,而展现出略微瘫平的现象,如同气球被压扁的状态,但当足后跟再次提起时,便有足够的空间与时间,让气囊恢复原状。
所以,气垫鞋即以气囊由受压而变形至复原之间的动作,产生气垫作用,使足后跟有一个软质部份抵靠,而不是与硬梆梆的鞋底相接触,虽然鞋身中可以置放有泡棉式的鞋垫,但是鞋垫的功用远不及气囊的弹性好,亦不如其所能产生的舒适感,与施力去除同时所形成的反撑弹力。
不过气垫鞋气囊的最大缺点,就是耽心气囊破裂,一旦破裂,再好效果与再佳的舒适感即失去了;于是有人将该气囊结构改成呼吸式,也就是鞋底5之一气室51与外界有一通风孔道52,如图18所示,鞋底5当受力时气室51气囊中的空气逐渐地被压迫而由通风孔道52处被挤出,这时会失去舒适性,但,当足后跟一提起,那一瞬间压力没有了,于该气室51气囊中已无足量的空气,压力低,而外界的空气,压力高于气囊内部,外方空气便迅速由通风孔道52进入气囊中,而使气囊再恢复原状,每走一步便重复上述的动作一次。
响声鞋要产生响声,便是在通风孔道的出口处插接有一响笛套,响笛套中有一振动片,当气体快速进入或排出时,快速气流让振动片产生振动,而发出声音,便产生一步一响声,响声的强弱变化,随著每一步所踩下的重量而变化,有忽强忽弱忽高忽低的声响出现,这即是公知的响声鞋所产生的效果。
所以鞋子上的改良结构,均主要设置于鞋底,特别是鞋跟部位,以配合足部的动作,这些结构,虽然产生有部份的气垫功用,但无法产生更好的缓冲功用,无法产生跳跃时,所需要更好的弹力,因为地面仅能给你反作用力,你给它太多重力,可能足部还得承受更大的压力,可以由高处跳下,整支脚都会受力,甚至有足底发麻的感觉,即是因反作用力太大了;由此可见,公知结构上仍有很多缺点;有待给使用者提供更符合实际需求与舒适的避震鞋。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避震鞋结构,以特设的弹力避震结构,自动产生更佳的控制,不仅会有缓冲的功用,且会有更佳的舒适性,让足部所受到的作用力降至最低,即可以最省力的方式去行走,其会给予更好的弹性,且时时刻刻与足底相接触,其产生作用不需等待的时间,随时给予所需的支撑,并能消除部份的反作用力,使足部可以更轻巧地进行运动,让足部得到最高级的享受,以达到最巧妙的使用,故为一最佳的配备,已足以改善公知技术的所有缺点,且产生公知技术所不能及的功效。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结构为:在鞋底的后半的鞋后跟中形成一容置空间,于容置空间中插设一弹性结构体,该弹性结构体具有一上固定件与一下固定件,及于两固定件间之一弹性组件,该弹性组件较佳为由至少一弹簧所形成,以上固定件与鞋底容置空间的顶面相接,且该弹性组件的一端定位于上固定件,再以下固定件与鞋底的容置空间的底面相接,并以该弹性组件的另一端固定于下固定件;使该弹性结构体可以用侧面置放式、后面置放式与夹层预置式三种方式与鞋底相结合。
以下结合附图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最佳实施例,以便更具体了解本实用新型的目的、特征与优点。
图1为本实用新型后面置放式的立体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后面置放式的立体分解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固定件的立体半剖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弹性结构体的部份剖视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弹性结构体第一种实施的立体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弹性结构体第一种实施的侧面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一种弹性结构体实施于鞋底的侧视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弹性结构体第二种实施的立体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弹性结构体第二种实施的侧面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美琦企业有限公司,未经美琦企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00253950.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