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荧光灯电路改良结构无效
申请号: | 00253949.7 | 申请日: | 2000-09-27 |
公开(公告)号: | CN2440299Y | 公开(公告)日: | 2001-07-25 |
发明(设计)人: | 林永泉 | 申请(专利权)人: | 林永泉 |
主分类号: | H05B41/14 | 分类号: | H05B41/14 |
代理公司: | 中国商标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万学堂 |
地址: | 台湾省台北县*** | 国省代码: | 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荧光灯 电路 改良 结构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荧光灯电路改良结构,特别是一种能提供高品质直流电,装设简便、散热效能强大、维修便捷经济,能提升荧光灯功率因数,能避免电力谐波干扰现象的经济安全型电路结构。
目前,节约能源及环境保护是全人类共同面临的共同难题之一。但是,其中电力照明用电率,却刚好是与劳动生产率及文明程度,成正比例的增长。简而言之,凡一个发达地区,它的照明用电数量自然就会有增长的趋势。因此整体来看,如能在每一照明用电部门,提供一适当的节能措施,最后加总的成果,应非常有利于节能及环保。
在传统电力照明灯方面,屡有诸多省电进步的发明。目前世人公认荧光灯是一种最简单实用的经济照明设备,基于节能及环保的观点荧光灯也确实是一个值得我们好好推广使用的优良照明灯种。
荧光灯必须配合一套起动电路来使用,以往荧光灯是配合传统电感式稳定电路使用的,它有下列四大缺点:1.电感式稳定电路本身体积笨重且易产生高温现象,因此装设在灯具上非常不安全。2.起动速度太慢。3.致使荧光灯的闪烁度在20%左右。4.发光效率不理想。
因此,后来采用配合新的电子式稳定电路使用,它虽然改良传统电感式稳定电路以上四大缺点,成为一种相对节能及进步的电路装置。但,目前所用荧光灯电子式稳定电路A,详见图2及图3,是一个由直流电力供应电路B桥式整流器及电子点灯电路C组合成一体的电路,其直接匹配装设在荧光灯上来使用。这种传统式一体结构的荧光灯电子式稳定器电路A,在实用上有下列五大缺点:1.电子电路易产生积热故障的问题。2.灯具配置在高处使用时,电路即不易维护。3.电路的维护全部均采更新电路进行,不经济、不环保。4.功率因数仍属偏低。5.会产生电流谐波干扰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任务是提供一种荧光灯电路改良结构,能提供高品质直流电,装设简便、散热效能强大、维修便捷经济,能提升荧光灯功率因数,能避免电力谐波干扰现象。
为解决上述任务,本实用新型的解决方案是:它包括一个分离式直流电力供应独立结构体,通过配线路延伸,与设置在远距离位置的各个荧光灯上的分离式荧光灯电子点灯电路连接,供多个分离式荧光灯电子点灯电路共用。
由于本实用新型特别抽离独立出一个可供多组荧光灯共用的高品质直流电供应电路结构体,它能直接便捷地配置在照明用交流电源上使用,又能够轻便地匹配在各个荧光灯具上使用,因此具有下列十大主要优点:
1.抽离出独立一体可供共用的直流电力供应电路,本身即具有资源共用的经济及环保优点。
2.抽离出独立一体可供共用的直流电力供应电路,可分离设置在适当处所,以利经济维护的优点。
3.抽离出独立一体可供共用的直流电力供应电路,可获得充分散热配置及支援,较不易故障损耗并能提供较佳使用品质。
4.抽离出独立一体可供共用的直流电力供应电路,具有足够的空间,有利电路功能扩增,而达到有效提升功率因数的节能优点。
5.抽离出独立一体可供共用的直流电力供应电路,具有足够的空间,有利其中局部电路或元件的经济维护。
6.抽离出独立一体可供共用的直流电力供应电路,特别设有一延时保护电路,可以防止多灯同时点灯时,产生瞬间大量浪涌电流,直接破坏电路及荧光灯。
7.以抽离出独立一体的电子点灯电路来与荧光灯具或节能灯匹配使用,具有轻巧、安全、经济的优点。
8.以抽离出独立一体的电子点灯电路来与荧光灯具或节能灯匹配使用,具有本体电子发热元件大量减少,散热效果增强,不易发生故障的优点。
9.以抽离出独立一体的电子点灯电路来与荧光灯具或节能灯匹配使用,具有可直接降低本身造价及使用、维护更新的经济优点。
10.抽离出独立一体的电子点灯电路,可经济地增加高频阻隔电路,来达到防止电流谐波失真干扰的问题。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图1是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的荧光灯电路改良结构远距离分离式结构示意图。图2是传统荧光灯电子式稳定器电路。图3是传统荧光灯电子式稳定器电路功能方框图。图4是本实用新型分离式可供多组荧光灯共用的高品质直流电力供应电路图。图5是本实用新型分离式可供多组荧光灯共用的高品质直流电力供应电路功能方框图。图6是本实用新型分离式荧光灯电子点灯电路图。图7是本实用新型分离式荧光灯电子点灯电路功能方框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林永泉,未经林永泉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00253949.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直接喷射燃油式电子控制助力器
- 下一篇:传输带用传输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