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挠性转子容积泵无效
申请号: | 00252855.X | 申请日: | 2000-11-14 |
公开(公告)号: | CN2451764Y | 公开(公告)日: | 2001-10-03 |
发明(设计)人: | 王志英 | 申请(专利权)人: | 王志英 |
主分类号: | F04D1/00 | 分类号: | F04D1/00 |
代理公司: | 辽宁科技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宋铁军 |
地址: | 110036 辽宁省沈***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转子 容积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挠性转子的泵体。
在以往的这种泵体,其独特的工作原理带来许多独特的性能,如瞬时完全自吸,不需任何附加装置,启动前不需补液,启动后几秒内即可完成自吸动作,吸程大于五米;无卡、塞现象等。这些特点决定了该种泵如果技术成熟及成本低的话,可在某些方面很大程度上替代齿轮泵、叶片泵及离心泵,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但这种泵体在安装方面比较复杂,存在漏水等方面的缺点。
针对以上提出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挠性转子容积泵,其目的在于解决该种泵体密封不严、安装方面比较复杂方面存在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加以实现的:
一种挠性转子容积泵,包括有泵体、泵盖、橡胶叶轮、泵轴、密封圈和压缩体,其特征在于:泵体内有挡液片,其设置在电机轴的根部,并与电机轴一起同转;电动机与泵体之间增加一个内装式机械密封,其由动环和静环构成,设置的垫圈压在机械密封的动环上,由一个弹性挡圈固定;磨板设置在叶轮腔与机械密封之间,将两腔分开。
压缩体是由平垫圈和螺钉固定在泵体的内壁上。
定位园柱销将磨板固定在泵体上。
密封圈为一个“O”形密封圈。
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优点及效果:
一、泵与电机一体化联接,泵与电机同轴,取消联轴器。整个泵体可以只有泵头和泵盖两部分组成,而没有后泵盖。这样减小了泵体的尺寸、重量、机械加工量,从而降低了成本。
二、机械密封腔与泵腔由磨板隔开,但仍相通;磨板这个部件的设置及磨板定位销与压缩体之间的配合,使得泵的结构更加紧凑、合理;
三、机械密封静环与动环分别安装在泵腔向内的密封腔内和泵轴上,由于两腔相通,泵腔内压力升高,机械密封腔内压力也随着升高,作用于机械密封动环的轴向压力也升高,使得静环与动环更紧密地结合,这样就完全解决了密封泄漏问题。
四、在电机与泵体之间泵轴的根部处安装一个橡胶挡液片,在挡液片下方的泵体上开一个漏液口。这样即使密封泄漏,漏液也会被挡液片挡住,并用离心力甩出,最终由漏液口流出,从而保护了电机。
本实用新型简化了泵体的结构(减小泵的体积和重量、降低泵的生产成本)、解决了以往生产的泵体工艺比较复杂,漏水等方面存在的问题。
附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下面结合附图通过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加以具体描述:
整个泵体由两部分组成,即泵头16及泵盖9。其与电动机1连接,包括有泵体16、泵盖9、叶轮12、平键13、压缩体6、磨板14、磨板定位销5、泵轴(即电机轴)、弹性挡圈4、螺栓10、机械密封3、挡液片2、电机1、漏液口17等组成。
泵体16与电机1一体化联接,即电机1与泵16同轴,泵头用螺栓直接固定在电机1上。密封3的静环与动环分别从泵腔向内安装,静环在内,动环在外,用卡在轴上的弹性挡圈4或垫圈15定位。然后安装磨板14,将密封腔与泵腔隔开,磨板14由磨板定位销5固定,磨板定位销5由压缩体6压住,压缩体6由压缩体固定螺钉7、平垫圈8固定在泵16的内壁上。然后安装橡胶叶轮12、“O”形密封圈11、泵盖9。在泵体根部与电机轴上,安装一个橡胶挡液片2,在挡液片2下方的泵头上开一个漏液口17。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王志英,未经王志英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00252855.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自动纱窗防强风装置
- 下一篇:铅酸蓄电池管式正极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