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新型高效率散热器无效
申请号: | 00251678.0 | 申请日: | 2000-09-13 |
公开(公告)号: | CN2446485Y | 公开(公告)日: | 2001-09-05 |
发明(设计)人: | 胡新民 | 申请(专利权)人: | 胡新民 |
主分类号: | F28F1/14 | 分类号: | F28F1/1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471000 河南省***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新型 高效率 散热器 | ||
本实用新型属于热交换技术,主要提出一种新型高效率散热器。
原有使用中的采暖散热器其基本结构是在散热器上、下端设置供导热媒体流通的管道接口,热量的传输与交换浑然一体。这种结构设计上能借助一定的压力或其它形式的强制动力,才能完成导热媒体的循环,实现较高效率的热量交换。这种结构的散热器在小型采暖系统中使用,其热传输效率低,热交换效果差,不能充分发挥散热器的功能,不能获得较满意的采暖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即是提出一种新型高效散热器,使其具有热传输效率高和热交换好的特点,并实现无压力自动循环。
本实用新型完成其发明任务所提出的技术方案是:该散热器包括有散热片,进水管和回水管;散热器的散热片为上下两部分设置,进水管设置在上下散热片之间,即在进水管上下部设置散热片,并将上下设置的散热片与进水管连通,下部设置的散热片与回水管连通。
每组散热器的上、下散热片可为几片组成。
上、下散热片为竖向设置且上部散热片长度>下部散热片。
上部散热片的上部设置一横向散热管,并将上部散热片与横向散热管连通。
本实用新型散热器结构设计分析:水在加热后比重将减轻,热水的比重小于冷水的比重,热水必然向上浮,散热后的冷水比重变大必然向下沉,同时水在加热到一定温度时(即使沸点以下)也将有气泡产生;更带动了热水的加速上浮,这是自然界客观存在的物理现象。本实用新型散热器的散热片以进水管中心线为界分为上下两部分,并将起主要散热作用的管道竖向设置,上部占散热器总高度的2/3,主要完成与室内空气的热交换功能,下部占散热器高度的1/3,与炉内的供热部分并连连接,组成传导循环系统。上进水管设置在上下部散热片之间,并分别与它们连通,下回水管设置在下部散热片的下端并与其连通,从而实现无压力自动循环。
本实用新型提出的散热器结构在小型供热采暖系统中使用,无须加装强制循环动力即可实现自动循环,较原有通常使用的散热器循环的速度有效提高,比原有散热器的效率提高,有效利用炉具热能,而达到节约燃料,并有效提高采暖效果。
实施例:
附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附图2为图1的侧视图。
参照附图给出的实施例对其结构加以进一步说明。
如附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散热器的散热片设置为上、下两部分,上部散热片3的长度>下部散热片5,进水管4设置在上、下散热片之间,并分别与上、下部散热片连通;回水管6与下部散热片5连通。
每组散热器的上下散热片均为几片组成;即两片或两片以上。
上部散热片3的上部设置有一横向散热管1,上部横向散热管1与上部每片散热片连通。并在横管上设置排气阀2。
上、下部散热片之间的进水管4与上下部每片散热片均为连通结构。
下部每片散热片5与回水管6均为连通结构。
其中中部进水管与下部散热片5和回水管6组成供热循环系统,中部进水管与上部散热片3完成热交换功能。实现无压力自动循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胡新民,未经胡新民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00251678.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电刨切削深度调节装置
- 下一篇:家用煤炉余热导取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