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高强编织固结土工格栅无效
申请号: | 00251287.4 | 申请日: | 2000-09-25 |
公开(公告)号: | CN2446159Y | 公开(公告)日: | 2001-09-05 |
发明(设计)人: | 王苏华;刘大明;梁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双友加筋土工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2D17/20 | 分类号: | E02D17/20 |
代理公司: | 重庆西信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康海燕 |
地址: | 402760 重庆*** | 国省代码: | 重庆;8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高强 编织 固结 土工 格栅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土工格栅,具体涉及一种高强编织固结土工格栅,属于建筑构件技术领域。
在路基、坝堤、护坡拉筋挡墙、软土地基等工程建设中,为确保工程质量,常采用在土体中设置加筋材料,与土体产生的摩擦作用,将其受力传递到加筋材料上,形成加筋土格墙、加筋土路基、加筋土桥台、加筋土垫层等构筑物的填筑。目前国内生产的土工格栅存在抗拉力有限、易脆,在施工中,当填上、砂、石碾压时,格栅易出现破裂的情况,影响其对土体的加固和补强。中国专利98339728公开的“新型土工格栅”,采用塑料带一面压制粗造纹路,另一面压制有条状焊接线,塑料带纵、横排列成格,且有焊接线的面相对,其相交点为焊接点的技术方案。该技术存在两点不足:第一,所采用的条状焊接线衰减了塑料带同一单位面积的抗拉强度,且塑料带条状焊接线降低了塑料带面对土体的阻抗作用,土体对塑料带面的摩擦系数得不到最大限度的发挥。第二,采用塑料带纵横排列成格,即纵带压横带,相交点为焊接点的结构。在施工中塑料带带面上方或带面下方遇有硬性物质,在施工中碾压受力,焊接点易遭破坏,纵横带分离成线性状态,失去格栅的整体受力功能,格栅孔应有的对工程土体的嵌锁作用得不到应有的发挥。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存在上述之不足,提供一种高抗拉强度,摩擦系数大,纵横带交织不易分离,结点牢固,嵌锁性能好的高强编织固结土工格栅。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高强编织固结土工格栅,以高强度聚丙烯或聚乙烯条带为受力单元,其特征在于塑料带两面均压制凹凸相间的图纹,塑料带纵、横交叉编织成格,其相交点为连接点。所述纵横交叉编织塑料带的相交点为固定连接,连接方式可为高频焊接、包裹焊接、铆钉焊接、粘合剂搭接。所述纵横交叉编织塑料带还可为二、二,二、三或三、二纵横交叉编织成格。所述塑料带也可采取纵带之间固夹横带或横带之间固夹纵带的编织方式。
采用本结构的高强编织固结土工格栅具有如下特点:①塑料带两面压制凹凸相间的图纹,增大了塑料带对上体的摩擦系数,增加了同一单位面积的抗拉强度,有利于格栅对土体的加固与补强。②塑料带纵横交叉编织成格,相交点为连接点,在施工时塑料带带面上方或带面下方遇有硬性物质,碾压受力过程中接点不易遭破坏,纵、横带始终不会彼此分离,能很好地发挥网状整体单位受力及格栅孔对土体各方向的嵌锁能力。因此,本高强编织固结土工格栅与目前国内土工格栅产品相比,抗拉强度显著增强,摩擦力加大,嵌锁性能好,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图1为第一种实施方式的格栅结构图。
图2为第二种实施方式的格栅结构图。
图3为第三种实施方式的格栅结构图。
图4为第四种实施方式的格栅结构图。
图5为第四种实施方式的格栅结构沿A-A线的剖视图。
图6为第一种实施方式的格栅结构沿B-B线的剖视图。
实施例:参见图1,本实用新型高强编织固结土工格栅的受力单元采用高强度聚丙烯条带。塑料带两面均压制凹凸相间的图纹,且彼此纵、横交叉编织成格,其相交点为连接点。
参见图2,两面均压制有凹凸相间图纹的塑料带也可彼此二、二纵横交叉编织成格,其相交点为连接点。
参见图3,两面均压制有凹凸相间图纹的塑料带还可二、三或三、二纵横交叉编织成格,其相交点为连接点。
参见图4,两面均压制有凹凸相间图纹的塑料带也可取纵带之间固夹横带或横带之间固夹纵带的编织方式。
参见图5,为第四种实施方式的格栅结构沿A-A线的剖视图。
参见图6,为第一种实施方式的格栅结构沿B-B线的剖视图。
塑料带的宽、窄与排列的多少,以及纵、横交叉编织的方式,可根据工程设计需要的抗拉强度(KN)设计,以形成不同规格,适应范围更广。
塑料带两面压制的凹凸相间的图纹可为棱型、方型、圆型、三角型或其它多边形纹路;接点采用高频焊接、包裹焊接、铆钉焊接、粘合剂搭接等方式均落在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之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双友加筋土工程有限公司,未经重庆双友加筋土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00251287.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