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次性多功能输液器无效
| 申请号: | 00251283.1 | 申请日: | 2000-09-24 |
| 公开(公告)号: | CN2441492Y | 公开(公告)日: | 2001-08-08 |
| 发明(设计)人: | 王艳芳;戴国防;荆艳 | 申请(专利权)人: | 王艳芳 |
| 主分类号: | A61M5/14 | 分类号: | A61M5/14 |
| 代理公司: | 机械工业部长春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朱世林 |
| 地址: | 130051 吉林省长*** | 国省代码: | 吉林;2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次性 多功能 输液 | ||
一次性多功能输液器属于医用输液器具。
目前,现有的输液器是由输液管依次连接的插瓶针、滴瓶、过滤器和头皮针组成,在过滤器与滴瓶之间的输液管上装有控制输液速度的水止,插瓶针上装有排气管。这种输液管的工作过程是:首先,要用注射器将要注射用的药剂抽入注射器中,然后再注入输液瓶内,(当注射用药为粉状时,需将少量溶液抽入注射器中,然后在注入装有粉状的药瓶内混合),当配剂过程完成后,将输液瓶吊在输液架上,在将上述的输液器的插瓶针插入输液瓶内向病人输液。为了防止在输液过程中感染,输液器均采用一次性。配剂用的注射器可多次使用,但每次应进行严格的消毒灭菌。现有输液器的缺点是其功能单一,即只有输液功能,配剂必须用注射器多次抽注才能完成,这样不仅工序复杂,辅助时间长,增加医护人员工作量,而且由于用注射器多次抽注,增加了污染次数。如果是玻璃注射器,每用一次均需经过高压灭菌,限于灭菌条件的限制,污染的可能性总是存在的。另外,由于灭菌消毒后的针管使用时经常发生破碎现象,不仅注射器消费较大,而且连同注射器的药物也一切损失掉了,特别是对于较贵重的药物,损失就更大,同时,对于操作者也会带来一定不安全因素。为了克服现有输液器(以下简称滴壶式输液器),申请人提出了一种“一次性双功能输液器”(专利号:942137469),该输液器是由混药和注射两部分组成,混药部分由输液管依次将针头、部分进行注射。注射部分是由头皮针、过滤器、接头组成。该输液器与滴壶式输液器相比取消了现有用注射器混药,集混药与注射于一体,具有成本低,减少污染,操作省时安全等优点。目前,我国的输液瓶正向一次性袋包装方向发展,注射配药遇到的困难合不便就更多了,污染的机会也更多了,这种输液器能解决这些问题。特别是对于个体医院、家庭病房、无菌环境不是很好的条件下,使用这种配药输液为一体的输液器,是最安全可靠的。但是,该输液器仍然存在过滤器和插瓶针结构不合理等缺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在现有的一次性双功能输液器基础上加以改进,提供一种结构更为合理的。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结合附图说明如下:
一次性双功能输液器是由混药部分和注射两部分组成,混药部分是由输液管5将针头1、水止2、混药囊3、水止4、插瓶针6依次连接在一起,插瓶针6上装有排气软管7,注射部分是由输液管5将头皮针10、过滤器9、接头8连接在一起,其特点是:
a)混药囊3为透明体,其上靠插瓶针6一侧的输液管插入端管壁上设有多个小孔;
b)过滤器9为圆滑过度的变截面结构;
c)排气管7上设有联体堵。
上述的一次性双功能输液器中的过滤器9为圆滑过度的变截面结构可以为橄榄形或同底的两个等腰三角形。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上述方案可以有效的解决以下问题:(1)改进后的混药囊可以解决开始输液时,输液过浓的问题;(2)改进后的过滤器可以解决其内产生微小气泡的问题;(3)在现有的排气管上设联体堵可以使操作更方便、避免了输液过程中加药换药等操作药液泄漏的问题。
下面结合附图所示实施例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内容及其工作过程。
图1是一次性双功能输液器的混药部分(即配剂部分)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拔掉针头1部分装上注射部分输液过程的示意图;
图3是图1、2中混药囊3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4是图1、2中一种结构的过滤器9的放大示意图;
图5是图1、2中另一种结构的过滤器9的放大示意图。
图中:1.配药用的针头2、4水止3.混药囊5.输液管6.插瓶针7.排气管8.接头9.过滤器10.头皮针11.药瓶(袋)12.输液瓶
该输液器的工作过程是:首先将插瓶针6插入输液瓶12中,将水止4松开,锁紧水止2,并用联体堵将排气管堵住,用手捏混药囊3,将部分输液吸入囊内。然后将水止4锁紧,松开水止2,捏动混药囊将混药囊中的输液注入针头上的药瓶(粉状)内。然后松开混药囊,再将与药混合后的药剂吸入到囊中,锁紧水止2,松开水止4,将囊中药剂注入输液瓶中,最后,将混药囊左端的输液管连同针头拔掉,把注射部分通过接头8与混药囊3连接,将输液瓶吊在输液架上,拔掉排气管上的联体堵,将头皮针10插入人体,即可输液。若药瓶内为水剂,可直接将药剂吸入囊中再注入输液瓶中即可。整个输液器为一次性使用。本例中的混药囊为橄榄状,其长轴为7.5cm,短轴为3.5cm。为了避免混药囊中混药过程中存有残留药液,使开始输液时输液过浓,混药囊3上靠插瓶针6一侧的输液管插入端管壁上设有多个小孔;a)混药囊3上靠插瓶针6一侧的输液管插入端管壁上设有多个小孔;针头采用三通式,并采用短针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王艳芳,未经王艳芳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00251283.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高尔夫提袋
- 下一篇:功率分流直接啮合边缘传动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