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抗力、阻力机构无效
申请号: | 00250929.6 | 申请日: | 2000-08-28 |
公开(公告)号: | CN2439872Y | 公开(公告)日: | 2001-07-25 |
发明(设计)人: | 张煌东 | 申请(专利权)人: | 张煌东 |
主分类号: | A63B21/005 | 分类号: | A63B21/005;A63B22/08 |
代理公司: | 吉林省吉利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王大珠 |
地址: | 中国*** | 国省代码: | 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抗力 阻力 机构 | ||
本实用新型涉及机械类,特别涉及一种抗力、阻力机构。
众所周知,目前常见的作用于旋转机构的阻力装置不外乎有摩擦式、油压式、涡流式及发电机式等,其中,摩擦式阻力装置有磨耗及负载不稳定且无法精确控制阻力大小的缺点;油压式则有漏油燥音及高音时负载降低的缺欠;发电机式则有构造复杂、价格高昂等缺点;至于涡流式则可分为采用永久磁铁作为磁场源及使用外加电源的电磁铁线圈作为磁场源;以永久磁铁作为磁场源者其缺点是不易与外界电信信号连接以精确控制阻力大小,而使用外加电源的电磁铁线圈作为磁场源,则可藉与外界数位或类比信号连接以控制磁场阻力大小,改善其他类结构无法精确控制阻力的缺点,但目前市面上的各式以电磁铁线圈作为磁场源的阻力结构如附图1所示,主要是藉由将电磁线圈4’绕设于一U形电磁铁心3’上,将制动轮2’轮缘嵌置于U形铁心开口的空隙P’间,当电流流经线圈形成一磁场,铁心3’上产生磁通量,此时当制动轮2’轮缘旋转切过U形铁心3’开口的空隙间P’时,即会有涡电流产生,该涡电流即会形成一反向转矩的阻力作为加于此制动轮2’的负载,此类电磁铁线圈结构的缺点在于整个阻力的施力点较小,仅及于U形铁心开口的空隙P’间的狭小区域,其磁回路结构易造成漏磁现象,因此其较无法有效控制所施加于制动轮的阻力。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针对上述常见抗力、阻力机构存在的缺欠,提供一种抗力、阻力机构,其优点是产生的阻力施力面较大,可及于整个制动轮轮面的环状区域,且其磁回路不易漏磁,因此可使输入的电流有效产生稳定的磁通量,并因其制动轮转动所感应的涡流与磁通相互作用的面积较大,因此其产生的转矩可有效控制整个制动轮,达到藉由控制输入的电流大小以精确有效的控制制动轮抗力、阻力大小的目的。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
依据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提供一种抗力、阻力机构,其结构主要是藉一固定轴将一制动轮、激磁盘及激磁线圈套固于支架上,激磁盘与制动轮是由可导磁的材质制成;激磁盘的盘面上沿盘面周缘环状地带开有类似波浪纹般起伏的N/S极的空隙,且此空隙的左右两岸(磁极)皆较其余部分(磁路)略为厚或高;该加厚较高部分即恰分布于激磁盘的盘面周边环状部分,当通电后此环状位置的加厚较高部分即为磁极,并作为与其侧边制动轮相互作用时的涡流感应区;制动轮是设置于激磁盘的盘面外侧边,并使激磁盘的盘面与制动轮面贴近正对;并向隔有适距的气隙,在通电后线圈周围产生一磁场,而在激磁盘上产生磁通,使加厚部分成为磁极,其磁力线由激磁线圈幅向内磁路、外磁路、磁极及制动轮而构成磁回路;当制动轮因电动机的带动或外部施力而转动时,其侧边激磁盘盘面上的涡流感应区(磁极)会感应涡流,藉此涡流与磁通的相互作用即产生与制动轮转向相反的反向转距,此反向转距即可成为制动轮的抗力及阻力,因此本实用新型所产生的阻力作用于制动轮及于整个轮周面,其所产生的转距可更有效控制整个制动轮。
结合附图说明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及实施例:
图1为常见抗力、阻力机构立体外观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外观分解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外观组合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激磁盘的盘面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组合剖视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激磁盘立体分解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应用状态的立体外观示意图。
2’为制动轮、3’为U形电磁铁心、4’为电磁线圈、P’为U形铁心开口的空隙、1为固定轴、12为固定轴线孔、13为固定轴通孔、2为制动轮、24为轮孔、3为激磁盘、32为内激磁盘、321为轴座、321H为轴座线孔、H为轴孔、322为翼片、322a为翼片外侧面、322b为翼片内侧面、322P为翼片加厚部分、323为斜面、34为外激磁盘、342P为圆齿加厚部分,4为激磁线圈、5为支架、6为轴承、S为波浪纹般起伏的空隙、W为中介皮带轮、T为皮带、R为健身车踏板轮盘。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张煌东,未经张煌东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00250929.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