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携带式移动电话免持听筒设备无效
申请号: | 00250830.3 | 申请日: | 2000-09-06 |
公开(公告)号: | CN2448008Y | 公开(公告)日: | 2001-09-12 |
发明(设计)人: | 王清煌 | 申请(专利权)人: | 王清煌 |
主分类号: | H04M1/02 | 分类号: | H04M1/02 |
代理公司: | 中科专利商标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 代理人: | 汤保平,朱黎光 |
地址: | 中国*** | 国省代码: | 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携带式 移动电话 听筒 设备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移动电话免持听筒设备,尤指一种携带式移动电话免持听筒设备。
由于生活水准的大幅提高,移动电话已逐渐成为现代人不可或缺的随身装备,然而,移动电话的使用皆须靠使用者手持话机本体贴附于脸颊才能使用,对于通话中的驾驶安全,极具威胁性;再者,移动电话所产生的电磁波,是否会对人体产生不良影响,至今尚无定论,但是不少专家都建议使用移动电话时最好能远离脑部,因此,可以预见的是免持听筒式移动电话设备将会越来越普遍。
已知的移动电话免持听筒,多仅能供接装于车上使用,如果要随身携带,只能使用耳机连结麦克风设备,但是长时间戴着耳机,极不舒服;为此,应能发展一移新结构,以改善已有缺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无电源线牵绊,便于随身携带,移动能力极佳的携带式移动电话免持听筒设备。
本实用新型的次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无耳机式免持听筒造成不适感的携带式移动电话免持听筒设备。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是由如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一种携带式移动电话免持听筒设备,该座体可供移动电话手机置放,其座体中设置有已知的免持听筒电路与喇叭、麦克风等装置;其特征在于:该免持听筒设备中设置有一干电池盒,其内装有电力供应的干电池装置。
除上述必要技术特征外,在具体实施过程中,还可补充如下技术内容:
该座体包括有第一本体与第二本体,其中:第一本体,略呈半圆柱体,与第二本体连接面是为一斜面,该斜面处具有一置放座,该第一本体与第二本体连接处设置有第一轴座,该置放座内部设置有与移动电话手机连接并导通电源与信号用的连接埠;
该第二本体,其与第一本体相同略呈半圆柱体,其与第一本体连接面是为一斜面,该第二本体与第一本体连接处设置有第二轴座;
第一本体与第二本体藉第一轴座和第二轴座连结,或对折靠合。
该第一本体与第二本体间,设置有一固定套,第一本体与第二本体处于直列状态时以固定套套合;该第一本体两侧设有两滑槽,而第二本体两侧亦设有两滑槽,利用在固定套上设有两卡板可令固定套滑移。
该第一本体,略呈半圆柱体,顶面是为一斜面,另于一背部适当处设有磁性元件,以及一电源插座,且有一底板组置于第一本体底部。
该第二本体,略呈半圆柱体,与第一本体连接面是为一斜面,该斜面处具有第二空间,该第二空间内部设置有电池盒与电路装置,以及喇叭,电池盒上设有盖板,另于一背部适当处设有磁性元件。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
1、其至少包括有喇叭与麦克风,内部供电主要是利用内建的干电地,该干电池可以是充电式,使用时藉由该干电池所提供的电力,即可提供该免持听筒设备的扩音与收合功能,如是,当将该免持听筒设备随身携带时,可获致无电源线牵绊的优点,使便于随身携带,移动能力极佳。
2、不仅移动能力佳,特别是以喇叭做为扩音,不会有已知耳机式免持听筒造成不适感的缺点。
下面仅就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组成,及其所产生的功效,配合附图,举一本案的较佳实施例详细说明如下: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分解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外观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立体分解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使用时的立体外观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使用状态参考图。
请参阅图1所示,是为本案的立体外观图,本案的座体1包括有第一本体2与第二本体3,该第一本体2与第二本体3间套设有一固定套4,其中:
第一本体2,略呈半圆柱体,与第二本体3连接面是为一斜面,该斜面处具有一置放座22,该第一本体2与第二本体3连接处设置有第一轴座21,该置放座22内部设置有可与移动电话手机连接并导通电源与信号用的连接埠23,另于第一本体2两侧面对应设置有滑槽24,且有一底板25组置于第一本体2底部,又于一背部适当处设有磁性元件26,以及一电源插座27;
该第二本体3,其与第一本体2相同略呈半圆柱体,与第一本体2连接面是为一斜面311,该斜面处内部具有第二空间32,该第二本体3与第一本体2连接处设置有第二轴座31,该第二空间32内部设置有电池盒371与电路装置372,电路装置372上设置有麦克风375与耳机插孔376,另有一喇叭33,电池盒371上设有盖板373,另于一背部适当处设有磁性原件36,又该第二本体3内侧边对应设置有两滑槽39;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王清煌,未经王清煌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00250830.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水浴冷却式油烟净化器
- 下一篇:盆类洁具存放水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