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胎压计的结构无效
申请号: | 00250544.4 | 申请日: | 2000-09-08 |
公开(公告)号: | CN2441130Y | 公开(公告)日: | 2001-08-01 |
发明(设计)人: | 陈万宝 | 申请(专利权)人: | 陈万宝 |
主分类号: | G01L17/00 | 分类号: | G01L17/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张卫华 |
地址: | 中国*** | 国省代码: | 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胎压计 结构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胎压计的结构。
一般市面上所使用的胎压计结构,如图1所示,该胎压计A的本体A1一端的进气嘴A2与空压机的输气管相枢接,再以控制空压机所产生高压气体流量大小的控制阀B设置于本体A1内,并以本体A1上的按压把手A3与控制阀B相接,以控制控制阀B的关闭与开放,使空压机的高压气体经输气管流入本体A1内,且于本体A1另一端上方设置有量测充气体压力大小的胎压表C,以方便于控制充气体的充气压力大小,防止充气不当之用,而另一端下方固定有一前端具充气嘴管A5的软管A4,其可与充气体相枢接,使流入本体A1内的高压气体经由软管A4及充气嘴管A5,而对充气体充气,另于本体A1一侧面设置有调整充气体内不当充气压力的泄压阀A6。
然而,当实际操作该胎压计A充气时,会形成下述不便之处,当手部握持胎压计A本体A1及本体A1上的按压把手A3时,以手部压下按压把手A3,使与其相接的控制阀B开启同时,使空压机产生的高压气体经由输气管而流入本体A1内,流入本体A1内的高压气体经由软管A4及充气嘴管A5对充气体充气,再将手部松放于按压把手A3,即停止对充气体的充气,但当充气体的充气压力太大时,必须再移动手部去按压泄压阀A6,以调整充气体内不当充气压力。
如此,操作上述胎压计A时,手部要握持本体A1、以及按压和松放按压把手A3,又要去按压泄压阀A6,致使手部整个操作上不方便。
再者,又因受到该胎压计A本体A1一端下方固定有一前端具充气嘴管A5的软管A4后,软管A4即无法再任意调整及旋转角度,而无法方便与充气体相枢接,且易因充气体的移位或旋转(如轮胎的旋转易造成软管的扭转,使枢接于轮胎的软管脱落),造成操作使用上的不方便,以及充气作业的停止。
同时,于上述软管A4前端所设置的充气嘴管A5系整个固定住,无法再任意拆下更换,由于不同交通工具(如车辆、摩托车等)的轮胎大小亦不相同,以该软管A4前端所固装的充气嘴管A5无法供不同交通工具的轮胎大小亦不相同来充气用,而需各别以相符合的胎压计A所具的充气嘴管A5来进行充气,造成充气使用上的不便。
鉴于上述,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胎压计的结构,该胎压计可方便以手部操作使用,可对不同大小轮胎充气。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通过以下方案实现:
一种胎压计的结构,该胎压计的本体内有一进出气道,进气道端口有与空压机的输气管相枢接的进气嘴,出气道端口有与具枢接头的软管相枢接的出气嘴,出气道穿设有一供胎压表锁合固定用、以防止充气过量或不足的气孔,而本体下端面凸起一供与按压把手枢接成一体的枢接座,其特征在于:
该本体上下端面贯穿与进出气道相通的阶状阀孔,于阶状阀孔上端口穿入有一控制阀,该控制阀小于杆身的下端部突穿于下端口,并与按压把手背面相贴触,而下端部套设有一防漏环,中段杆身设置有相间隔的上下止漏环,而下止漏环恰卡滞于阶状阀孔的阶面,而控制阀端头套入大小弹簧,小弹簧卡挡于端头,大弹簧则卡挡于中段杆的上止漏环,另以螺丝锁合于阀孔上端内,使控制阀埋设固定于阀孔内。所述控制阀杆身的下端部环面凹设剖沟。
所述出气嘴内螺合一枢套有管接头的中空接头,该管接头的管头枢卡于中空接头一端的渐缩口内,并于管头的凹沟中套入以防止管接头内径与中空接头外缘之间漏气的环圈,而管身穿经突露于渐缩口外,软管一端口套合于具止滑沟槽的管身外缘,并以一束管再套合于软管,使软管束固于管身。
所述软管的枢接头形成有可供不同大小充气嘴相锁合的外螺纹。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1.由于对充气体的充气和泄压均由按压把手完成,故手部操作方便;2.由于出气嘴内螺合一枢套有管接头的中空接头,使得套合于该管接头的管身外缘的软管可任意旋转,故可方便软管的枢接头上所安装的充气嘴与充气体相枢接,不会因充气体的移位或旋转而造成操作使用上的不方便,以及充气作业的停止;3.由于软管的枢接头形成有可供不同大小充气嘴相锁合的外螺纹,故可对不同大小轮胎充气。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详细说明
图1为公知结构的立体外观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分解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可安装不同大小充气嘴的实施例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外观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局部组装剖面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另一局部组装剖面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的操作示意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另一操作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陈万宝,未经陈万宝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00250544.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