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电加热中空玻璃无效
申请号: | 00250352.2 | 申请日: | 2000-09-04 |
公开(公告)号: | CN2443573Y | 公开(公告)日: | 2001-08-15 |
发明(设计)人: | 田红 | 申请(专利权)人: | 田红 |
主分类号: | H05B3/10 | 分类号: | H05B3/10;H05B3/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471003 河南省洛阳市高新开***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加热 中空玻璃 | ||
本实用新型属于中空玻璃技术领域,主要涉及的是一种电加热中空玻璃。
目前,国内生产的电加热中空玻璃采用的加工方法有薄膜法和导电丝法。所述薄膜法就是在其中一片玻璃表面贴上导电薄膜,在膜两侧加上电极,与另一片玻璃合成中空,引出导线。其缺点是加热后导电薄膜易老化,玻璃表面可看到电极,不美观。电极需在玻璃钢化时,用银浆通过丝网印刷加工而成。但丝网印刷易产生漏点,即会造成产品通电时断电,并且丝网加工麻烦、耗材多、成本高。所述导电丝法则是在玻璃表面加上电热丝,在电热丝两侧加上电极,电极两侧引出导线而成。它也存在着玻璃表面可看到电极,不美观,电极需在玻璃钢化时用银浆通过丝网印刷加工而成,但丝网印刷易产生漏点,会造成产品通电时断电。并且丝网加工麻烦、耗材多,成本高。由于用上述两种方法生产的电加热中空玻璃均不同程度地存在工作性能不稳定、温差大、温度不均匀、电热膜易氧化等技术问题,因而国内的冷柜行业主要依赖国外进口电加热中空玻璃。但其仍存在温差大、电极可视、功率不可调等弊端。且受玻璃尺寸限制,冷柜制造商不能按客户要求设计尺寸,这不仅大大增加了冷柜制造商的经济负担,也提高了生产成本。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即由此产生,提出一种性能优良、外型美观、价格低廉、温差小、功率可调、可防止疑露的电加热中空玻璃。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其由导电膜玻璃、电极、隔条、玻璃、电热丝及功率调控器组成,电极对称设置在导电膜玻璃上,玻璃通过隔条与导电膜玻璃形成中空结构,其四边周用中空胶密封;电热丝设置在导电膜玻璃与玻璃间的下部,用于调节导电膜功率的功率调控器串接在电极的引出线(导线)上。
本实用新型结构设计合理,成本造价低廉,低于进口产品35%。可直接按客户要求尺寸进行加工,无须再做丝网印刷过程,且导电膜层经过钢化处理,膜层性能更加稳定,与基体附着性更强,四边经过严格的绝缘处理,可防止氧化,提高产品的使用寿命。玻璃加温后,产品膜层无变化。电极采用银箔制作,可随意调整,将电极加固在玻璃两侧,玻璃膜层稳定,同时可用电热丝调整温度及用功率调控器调整电压,随时满足不同设计的需求。合成中空中充入一个大气压的隋性气体,玻璃表面温度均匀,安全性好。玻璃表面看不到电极,美观大方。经测试,其各项性能指标已达到:
1、在使用状态下透光率大于80%。
2、在相对湿度大于80%时,各导电部件与各绝缘部位间的绝缘电阻≥10MΩ。
3、加温元件电阻误差小于3Ω。
4、各部位间的绝缘电阻小于50MΩ。
5、表面温度各点温差均匀,表面温差小于3℃。
6、常温下通电两小时仍能正常工作,产品无破裂。
本实用新型有附图:
附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附图1为本实用新型剖视图。
附图1为本实用新型功率调空器电路原理图。
结合附图,给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如下:
如图1-2所示:本实施例由导电膜玻璃1、玻璃2、电极5、功率调压器7及电热丝8组成,电极5对称设置在导电膜玻璃1上,玻璃2与导电膜玻璃1通过隔条9形成中空结构,内充隋性气体,四边周用中空胶6密封。电极5采用银箔制作,可随意调整阻值,便于加工生产,以适应不同客户的需求。为避免从玻璃表面看见电极,可将电极放置在隔条9上,合成中空后就看不到电极,提高了产品的美观性。用于调节导电膜功率的功率调控器7串接在电极5的引出线(导线)4上,如图3所示:其由电位器W、可控硅CT、电阻R、电容C及触发二极管CF组成。其作用是通过电位器改变加到可控硅上的导通角,达到移相调压的目的,最终调节负载(导电膜)的功率,以适应不同环境的使用要求。且其为外置式,因而使用维修方便。为防止电加热中空玻璃在使用时出现温度不均匀、有膜层变化的弊端,在中空玻璃的下部设置有用于补偿热能的电热丝8,该电热丝隐藏于中空胶3下,不影响玻璃的美观性。用于调节电热丝8功率的引出线上也可串接功率调控器7。本实施例在使用时,根据使用环境通过功率调控器7分别调节导电膜及电热丝的功率,使其处于最佳工作状态,以满足客户不同要求,达到温差小、无凝露、透光性强的目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田红,未经田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00250352.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无蕊蜡烛装置
- 下一篇:柔性结构石英谐振式拉力传感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