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细纱机大牵伸装置无效
申请号: | 00249589.9 | 申请日: | 2000-10-11 |
公开(公告)号: | CN2441820Y | 公开(公告)日: | 2001-08-08 |
发明(设计)人: | 毛阿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二纺机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D01H5/22 | 分类号: | D01H5/22 |
代理公司: | 上海纺织专利咨询服务中心 | 代理人: | 沈天培,彭进生 |
地址: | 20043***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细纱机 牵伸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涉及纺纱生产中细纱机的牵伸领域,主要适用于棉、棉型化纤的纯纺或混纺的细纱机大牵伸装置。
通常的环锭细纱机牵伸装置的牵伸倍数最大大约在70~80倍。70年代前后,为减少纺纱工序,使细纱机能用较粗的条子喂入,开始研制超大牵伸装置的细纱机,牵伸倍数可达200~250倍。这种超大牵伸装置采用四罗拉三区牵伸形式(见附图1),前牵伸区由安装在下压式上销上的上短皮圈1、安装在固定式皮圈架上的下短皮圈2,以及上开口式中区集合器构成;中牵伸区由上罗拉5、下罗拉6以及上开口式中区集合器构成;后牵伸则由安装在上销上的下短皮圈3和下销4构成。纺纱时,粗纱由导纱喇叭口喂入,经过上短皮圈3、下销4,上罗拉5、下罗拉6,上短皮圈1、下短皮圈2,至前罗拉后加捻成细纱。这种牵伸装置结构复杂,且成纱质量不稳定。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简单且成纱质量高的细纱机大牵伸装置。
本实用新型设计的细纱机大牵伸装置为三罗拉双区牵伸机构,包括摇架外壳、摇架座、三组加压罗拉对,其特征在于前牵伸区的上短皮圈固定安装在前上销上,下长皮圈则套入前下销和中间下罗拉且通过张力盘的调节由与张力架轴连接的扭簧张紧,扭簧通过皮圈张力架固定在张力架轴上;后牵伸区则由固定安装于后上销上的后上皮圈和插入在后罗拉滑座凹槽中的后下销构成。
由此构成的三罗拉双区牵伸机构结构简单,牵伸倍数可达120倍左右,且成纱质量好,可比目前细纱CV值提高1%。
附图1为原超大牵伸四罗拉三区超大牵伸装置结构示意图。图中:
1.前上短皮圈;2.下短皮圈;3.后上短皮圈;4.下销;5.上罗拉;6.下罗拉。
附图2为本实用新型三罗拉双区大牵伸装置结构示意图;图3为皮圈张力调节盘的结构图;图4为图3的A向视图。图中:
7.前上短皮圈;8.下长皮圈;9.后上皮圈;10.后下销;11.后罗拉滑座;12.中罗拉滑座;13.前上销;14.后上销;15.张力架轴;16.扭簧;17.中间下罗拉;18.前下销;19.调节盘。
以下结合附图2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前下销18和后下销10由铝合金制作,分别插入中罗拉滑座12和后罗拉滑座11前部的凹槽中。扭簧16可采用的规格范围为I组弹簧钢丝1.8mm,内积径为13.3mm,扭角每36°为一档,分六档来调节下皮圈8的张力。扭簧16安装在皮圈张力架轴15上,并由张力架轴15调节下长皮圈8的张紧程度。它与张力架轴15的固定联结方式是:通过皮圈张力架固定在张力架轴15上,由调节盘19进行调整。
纺纱时,粗纱由导纱喇叭口喂入,经过后上皮圈9和后下销10之间,再经过前上短皮圈7和下长皮圈8之间后至前罗拉,加捻成纱。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二纺机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上海二纺机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00249589.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