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背架无效
申请号: | 00249520.1 | 申请日: | 2000-10-08 |
公开(公告)号: | CN2450947Y | 公开(公告)日: | 2001-10-03 |
发明(设计)人: | 陈永泰 | 申请(专利权)人: | 陈永泰 |
主分类号: | A45C13/38 | 分类号: | A45C13/38;B62B1/12;A45F5/00;B65G7/00 |
代理公司: | 上海新天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衷诚宣 |
地址: | 中国*** | 国省代码: | 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背架 | ||
本实用新型有关一种背架,尤指一种经折叠后,可转换成座椅或行李拉车,且易于收藏,置放的背架。
由于现今社会工作压力太大,现代人一遇有连续假期大都喜爱到郊外登山、露营,以亲近大自然,舒缓紧张的情绪。可是因为登山、露营通常要几天几夜,所以要带的装备和物品非常多,以往人们仅是用背在使用者背部由布制或帆布制的背袋,将欲携带之装备以及物品全部装入背袋中,由于登山或露营经常需要长途跋涉,且山路崎岖颠簸,常会造成到达目的地后背袋中的物品也已经相互挤压,不是变形就是损坏。所以有人研发出一种背架,可将装有装备和物品的提袋、背袋置于背架后再将提袋、背袋加以固定,如此,袋中的装备和物品就不会相互挤压而造成变形、损坏,但是一般习用之背架仅能作单纯的置物背架之用,并无其他之功能,且无法折叠,收藏置放亦不便。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解决上述之缺失,避免缺失的存在,提供一种背架,它经折叠后,可转换成座椅、行李拉车,且易于收藏,置放。
为达上述之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背架,由多根呈两侧弯折状态这杆体所组成,其特点在于它包括有:
一固定机构,其两侧各设有一背带;
一连动机构,枢套于固定机构上;
一支撑机构,枢设于上述固定机构之一端;
该固定机构之一端系设有一轴杆,使背带跨设于固定机构与轴杆上,并于该固定机构一侧之适当处设有一插销。
该背带系配合一固定元件固设于固定机构上,且该轴杆之两侧设有滚动元件。
该固定机构上设有一具有扣合件之背垫。
该固定机构上设有滑套,且该连动机构与滑套间以一横杆贯穿枢接,并于该连动机构之一端设有一支撑架,又于该连动机构两侧之适当处设有固定孔,并于其中一侧设有一勾合部。
该固定机构与横杆间跨设有一具有扣合件之承载部。
下面结合实施例及其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之立体外观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之侧视状态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之收折状态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转换成行李车之动作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之行李车状态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转换为座椅之动作示意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之座椅状态示意图。
图1及图2分别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之立体外观与侧视状态示意图,如图所示;本实用新型的背架系由多根呈两侧弯折状态之杆体所组成,其包括有:一固定机构1、一连动机构2以及一支撑机构3所构成,可使背架经折叠后,转换成座椅、行李拉车,且易于收藏,置放。
所述的固定机构1,其两侧各设有一背带11,且该固定机构1之一端设有一轴杆12,使背带11跨设于固定机构1与轴杆12上,该背带11配合一固定元件111固设于固定机构1上,且该轴杆12之两侧可设有滚动元件121、122,并于该固定机构1一侧之适当处设有一插销13,该固定机构1上可设有一具有扣合件141的背垫14;
该连动机构2,系枢套于固定机构1上,该连动机构2上设有滑套21、22,且该连动机构2与滑套21、22间系以一横杆23贯穿枢接,且该连动机构2与横杆23间跨设有一具有扣合件241之承载部24,并于该连动机构2之一端设有一支撑架25,又于该连动机构2两侧之适当处设有固定孔26、27,并于其中一侧设有一勾合部28,而该承载部24与上述之背垫14系可为帆布、绒布等;
一支撑机构3,枢设于上述固定机构1之一端,该支撑机构3之一端可设有一止滑部31,并于该支撑机构3之两侧适当处各设有一插销32、33,而该插销32、33系调整为座椅之状态所需;如是,藉由上述之机构构成一背架。
图2与图3分别为本实用新型之侧视状态与收折状态示意图,如图所示:当该背架使用时,使用者可将勾合部28勾于固定机构1的横杆12上,以增加背架的强度,若当使用者欲作收藏时,仅需将勾合部28扳离固定机构1之横杆12,使连动机构2不再固定于横杆12上,再利用以横杆23贯穿枢接滑套21、22的连动机构2,将连动机构2往上折叠后,再藉由枢套于固定机构1上之滑套21、22将连动机构2往上移至固定机构1的止挡部15后,该连动机构2则不会再往上移动,再以背垫14上的扣合件141扣接于承载部24上的扣合件241,即可完成收折之动作,达到易于收藏置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陈永泰,未经陈永泰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00249520.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