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滑板车骨架的缓冲结构无效
申请号: | 00249363.2 | 申请日: | 2000-09-22 |
公开(公告)号: | CN2439995Y | 公开(公告)日: | 2001-07-25 |
发明(设计)人: | 王国梁;吴凉舟 | 申请(专利权)人: | 王国梁;吴凉舟 |
主分类号: | B62K17/00 | 分类号: | B62K17/00 |
代理公司: | 上海华东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张泽纯 |
地址: | 中国台湾台中市北*** | 国省代码: | 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滑板 骨架 缓冲 结构 | ||
本实用新型与一种滑板车骨架的缓冲结构有关,特别是指一种针对骨架在崎岖路面所必然承受的晃动现象,而特别设计的新颖缓冲结构。
众所周知,滑板车供使用者在一般路面上骑乘运动之用,正因为如此,故其在使用时必然会因路面的不平整或使用者本身的重心移转,随时会产生上、下的晃动现象,当然,现有的同类产品针对此等情形,其做法均是将缓冲结构设在前、后轮部位(即类同汽车或机车的缓冲手法);然而,该等设计对于使用者的脚部而言并无法直接受惠,仍会在踏板部位感受到强烈的晃动(即骨架与踏板成相对刚性,而有利于晃动力的直接传输)。
为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滑板车的骨架的缓冲结构,其技术方案是:是由前支杆、前轮组件、连结骨架、踏板及后轮组件等构件所组成的滑板车中,该连结骨架可分为一主骨架及一副骨架,并利用一枢轴将之予以枢结,其特点是在主、副骨架的相接部位适当位置处,各向上延伸有一成对应位置的掣动片,再在该两掣动片之间固设有软质的缓冲用弹性件。因而该骨架能随受力而适时反应并立即产生缓冲效果,进而大幅减少踏板部位的直接受力,乃致增加使用舒适性。
为使进一步深入了解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手段与结构特征,现配合较佳实施例及其附图详述于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较佳实施例的平面示意图。
首先请参阅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滑板车结构包括有如下的基本组件:
一前支杆10,为可折收设计,顶端具有一握柄12,再利用一穿轴14而与连结骨架30近前端32枢结定位,以供可扳转连结骨架30向左、右两侧偏转;
一前轮组件20,是利用定位件22而与连结骨架30前端32枢结,再在下端枢设有前轮24及转向组件26;
一连结骨架30,前端32与前轮组件20枢接,该前端32的底部向下延设有一拨杆34以供配合转向组件26达成预期的转向目的;
一踏板40,跨置并枢设在连结骨架30的端面上,其后端42略为高起,并罩覆于后轮52的上方,并与后轮52保持一适当间距;
一后轮组件50,枢设在连结骨架30末端,并具有后轮52;
其中,该连结骨架30可分为一主骨架301及一副骨架302,并利用一枢轴303将之予以枢结,其特点是:
在主、副骨架301、302的相接部位适当位置处,各向上延伸有一成对应位置的掣动片304、305,再在该两掣动片304、305之间固设有软质的缓冲用弹性件306;因此,当滑板车在荷重并被使用时,可利用该缓冲体306的作用而适时提供适当的缓冲效能,以顺应崎岖路面所必然造成的上、下晃动现象,从而增加使用的舒适性。
前述的转向组件26是供与前支杆10及骨架30拨杆34相互配合以获得使前轮组件20遂行左、右转向的目的,但此机构早已由同发明人以另案申请专利,故不予赘述,谨请监察。
综观以上所言,本实用新型已具备新颖、进步的实用价值。依法提出专利申请,恳请审查批准。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王国梁;吴凉舟,未经王国梁;吴凉舟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00249363.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自行车安全装饰电子闪光器
- 下一篇:折叠式充电电池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