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咬合纸镊无效
申请号: | 00249277.6 | 申请日: | 2000-09-19 |
公开(公告)号: | CN2458996Y | 公开(公告)日: | 2001-11-14 |
发明(设计)人: | 韩栋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同济大学(沪西校区) |
主分类号: | A61C3/10 | 分类号: | A61C3/10 |
代理公司: | 上海高校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王雪英 |
地址: | 20033***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咬合 | ||
本实用新型是属于口腔修复领域用于义齿调的一种专用工具。
在口腔修复体的制作过程中,要经过一系列的工序。任何工序如出现差误,都将使修复体发生某种变形,导致牙列的正中,前伸和侧方平衡受到影响,因此,完成的修复体放入口腔后,都需要经过调,去除牙列的早接触和障碍运动的牙尖。调的方法通常是将红色或兰色印进行选磨。但是,在患者咬合过程中由于没有专用固定咬合纸的器具,常常会出现咬合纸向颊侧或舌侧滑落,有时还会出现咬合纸在咬合过程中发生折叠的情况,不但给术者调带来困难,而且还可能会造成选磨上的失误,导致患者修复后引起不良的并发症。有关咬合纸镊还未在国内外见报道及生产,在国外虽有类似器具,但价格昂贵,在结构上也存在不足之处。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要提供一种用于义齿调的咬合纸镊,它能使咬合纸固定于临床医师所需要的牙列面位置。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利用普通镊子的原理作成镊子柄部(2),镊子头部(1)可作成半牙弓型或全牙弓型,其圆弧半径为R=48MM,其形状和口腔牙列相吻合。镊子头部(1)的两金属板接触面制成齿牙状结构(4),在镊子头部(1)和镊子柄部(2)的连接处制成两L型,形成镊子头部和柄部的交叉结构(3),以便夹住咬合纸。
本实用新型是根据普通镊子改良而来的,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它能使口腔科医师在为患者调时正确无误。
本实用新型的具体结构由以下的实施例及附图给出。
图1、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正面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侧面图。
下面结合图1、图2和图3叙述一下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本实用新型包括带有齿牙状结构(4)的镊子头部(1),镊子柄部(2)和镊子头部和柄部的交叉结构(3)。本实用新型利用金属弹性性能使镊子柄部(2)上的作用力通过镊子头部与柄部连接处的交叉结构(3)与镊子头部(1)反作用力方向相同,在释放镊子柄部(2)作用力过程中,镊子头部(1)的反作用力以及镊子头部的齿牙状结构(4)将咬合纸紧紧咬住。镊子头部(1)可作成半牙弓型和全牙弓型。如果是单侧义齿,术者可用半牙弓型咬合纸镊对患者进行调。如果是双侧或全口义齿,术者可用全牙型咬合纸镊对患者进行调。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同济大学(沪西校区),未经同济大学(沪西校区)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00249277.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手提聚光充电式电筒
- 下一篇:阻断式增压节水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