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耐火纤维湿法成型制品干燥装置无效
| 申请号: | 00248504.4 | 申请日: | 2000-09-16 |
| 公开(公告)号: | CN2440190Y | 公开(公告)日: | 2001-07-25 |
| 发明(设计)人: | 张成田;鹿成洪;齐元伟;周合;任大贵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鲁阳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F26B3/22 | 分类号: | F26B3/22 |
| 代理公司: | 淄博发思特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巩同海,蔡绍强 |
| 地址: | 256120***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耐火纤维 湿法 成型 制品 干燥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属于硅酸盐工业的装备,涉及一种耐火纤维湿法成型制品干燥装置。
适用于对陶瓷纤维湿法成型制品进行干燥。
现有技术的耐火纤维湿法成型制品的干燥,是对以陶瓷纤维棉或下脚料为基料,加水、结合剂制成的棉浆,利用负压吸滤成型工艺湿法制造的制品,通过自然干燥、地炉烘干(如烤烟方式)或蒸汽烘干。由于利用此种生产工艺制出的制品,含水量通常是纤维基材重量的1.4~1.8倍;且陶瓷纤维本身是优良的保温材料,干燥时制品内部的水分挥发性能较差,根据制品的厚度一般为4~8天,厚度超过100mm者周期长达10天。
因此,现有技术的干燥设备较为原始,存在诸多不足:例如,速度慢,周期长,成本高,能源利用率低;干燥后的制品其含水率约1~1.5%,且回潮性大,严重影响制品的质量和绝热性能。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上述不足,提供一种速度快,周期短,成本低,能源利用率高的耐火纤维湿法成型制品干燥装置。
本实用新型一种耐火纤维湿法成型制品干燥装置,包括燃烧室及与燃烧室相通的加热室,干燥室位于加热室的顶部,其特征在于与燃烧室一侧相连的卧式加热室位于干燥室下方,加热室的顶板即干燥室的传热底板,在干燥室上部或顶部的排风口与引风机连接,干燥室侧壁下方设置引风口。其燃烧室通过传送装置与原煤粉碎机连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利用本实用新型装置干燥耐火纤维湿法成型制品:
1.速度快,周期短,一般制品干燥周期为2~4天,厚度大于100mm者干燥周期为5~6天。
2.成本低,能源利用率高,能源仅为现有技术干燥设备的50%。
以下结合附图和实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阐述: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耐火纤维湿法成型制品9排放在干燥车7上,推入干燥室5内,关好干燥室门;用原煤磨碎机1将原煤磨碎成φ20~80μm的煤粉微粒,通过传送部件2将煤粉微粒传送到燃烧室3中;同时经由燃烧室3下部进风口10加入适当比例的空气混合,点火使其悬浮燃烧;燃烧的悬浮态火焰进入卧式加热室4,加热其顶部的干燥室5的钢制底板11,与干燥室进行热交换,使干燥室内维持温度180~250℃;每一干燥室5其侧壁下方设置引风口6,其顶部排风12与引风机8相连,使干燥室内空气对流速度保持在0.2~0.5m/s。
通过加热和排风,使耐火纤维湿法成型制品中残留的水分逸出,耐火纤维制品被干燥。
应用实例:
制品厚度 现有技术烘干工艺 本发明干燥工艺
δ=20~30mm 干燥时间2~3 天 干燥时间1~2 天
δ=40~60mm 干燥时间5~7 天 干燥时间3~4 天
δ=70~100mm 干燥时间9~10天 干燥时间6~7 天
δ=250mm 干燥时间约30 天 干燥时间15~20天
制品干后含水量 1~1.5% 0.5%
煤耗 原煤2吨/吨产品 0.9~1吨/吨产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鲁阳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山东鲁阳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00248504.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