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全幅边撑织物热定型装置无效
| 申请号: | 00248373.4 | 申请日: | 2000-10-24 |
| 公开(公告)号: | CN2447345Y | 公开(公告)日: | 2001-09-12 |
| 发明(设计)人: | 陈力 | 申请(专利权)人: | 厦门莱宝机械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D03J1/22 | 分类号: | D03J1/22;D06C7/02 |
| 代理公司: | 厦门市新华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李宁 |
| 地址: | 361006 福建***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全幅边撑 织物 热定型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全幅边撑织物热定型装置。
在无梭机织物的织造中,有些场合如提花商标织造,需要使用全幅边撑并利用全幅边撑中的导布杆发热的形式消除纬纱收缩应力,从而达到减小织物纬向收缩的目的。配合图2所示,由于全幅边撑内导布杆要随织物运动而旋转,为避免导线1'缠结,以往的加热技术是在发热管2'外加可旋转护套3',构成全幅边撑内可发热导布杆,即织物热定型装置。上述技术构成的织物热定型装置有以下缺点:
1、发热管2'不转,护套3'转,在使用中发热管2'与护套3'会有磨损,装置使用寿命缩短;
2、发热管2'所发热量先传导给金属护套3',再传导给要定型的织物,热传导效率低。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即在提供一种无磨损、使用寿命长、热传导效率高的全幅边撑织物热定型装置。
为达成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解决方案是:
全幅边撑织物热定型装置,主要由发热管和碳刷组成;发热管两供电端为螺杆,螺杆上分别螺接一碳刷触头,碳刷通过碳刷触头而与发热管相连接。
上述发热管的两端设有对顶形式的定位螺母,用于限定发热管在边撑架中的位置;而定位螺母与边撑架之间垫有耐高温且有自润滑作用的塑料垫片;发热管的两端、定位螺母的外侧还通过螺丝固定一个绝缘瓷套。发热管的管壁上可根据需要直接形成伸幅螺纹。
采用上述结构后,本实用新型发热管的供电是通过发热管上的碳刷触头与碳刷接触的形式来实现,发热管既可旋转又可受电发热,发热管直接构成了全幅边撑内可发热导布杆,结构简单,而不再需要护套,故热传导效率提高;同时,由于发热管上无护套,其两端与边撑架之间又设有塑料垫片,所以,本案消除了发热管与护套的磨损,避免了可能发生发热管与边撑架之间的滑动磨损,装置使用寿命延长。
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加以详细描述。
图1是本实用新型结构剖视图;
图2是习用品结构剖视图。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全幅边撑织物热定型装置,主要由发热管1和碳刷2组成。
发热管1两供电端为螺杆11,螺杆11上分别螺接一碳刷触头21;发热管1的两端设有对顶形式的定位螺母3,用于限定发热管1在边撑架4中的位置;发热管1上、定位螺母3与边撑架4之间垫有耐高温且有自润滑作用的塑料垫片5;发热管1的两端、定位螺母3的外侧还通过螺丝6固定一个绝缘瓷套7,以防止短路;还可根据需要在发热管管壁上直接形成伸幅螺纹。
碳刷2通过碳刷触头21而与发热管1相连接。
本实用新型采用碳刷触头21与碳刷2接触代替导线1'导电,避免了发热管1转动时导线1'缠结,发热管1既可旋转又可受电发热,直接构成了全幅边撑内可发热导布杆,结构简单,而不再需要护套3',故热传导效率提高。同时,由于发热管1上无护套3′,消除了发热管1与护套3'的磨损,且发热管1两端与边撑架4之间又设有塑料垫片5,避免了可能发生发热管1与边撑架4之间的滑动磨损,故,装置使用寿命得以延长。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厦门莱宝机械有限公司,未经厦门莱宝机械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00248373.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