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螺筐转子循环风式选粉机无效
| 申请号: | 00248219.3 | 申请日: | 2000-08-25 |
| 公开(公告)号: | CN2438519Y | 公开(公告)日: | 2001-07-11 |
| 发明(设计)人: | 李来时 | 申请(专利权)人: | 李来时 |
| 主分类号: | B07B7/083 | 分类号: | B07B7/083 |
| 代理公司: | 河北省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王苑祥 |
| 地址: | 050011 河***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转子 循环 风式选粉机 | ||
本实用新型属于一种固体分离装置,特别适用粉末状固体料度分级的作业场合,例如煤粉分选制造工艺中和水泥分级处理装置中。
磨料后分选是制粉业中常见的工序。特别是应用在电厂煤粉分选、水泥厂水泥料的分级和回收。各种超细粉的分离和分选是十分常见的一种处理工艺,细粉的分离和收集效果当然就是此类装置中十分重要的指标。经过磨料工序之后,细粉与粗粉呈混合状,混合物料经过选粉机的处理将合格细粉取出,再将粗粉返回磨料机。那么合格细粉筛选率越高则标志此类装置就越先进、实用。在传统的分选粉作业中常用的装置是回转式选粉器和旋风子分选器的多级组合。回转式分选器处理量比较大,但细粉回收率低,旋风子分选器的细粉回收率高,但处理量小,且对混合料的要求较高,分离粗料能力差。回转式分选器中所采用的落料机构也不尽合理,造成整个处理系统效率不高。另外,由于送料和收集均需空气动力,所以尾气中常存留相当数量的细粉,其回收问题历来是处理工艺复杂化和能耗大的根本原因。所以,目前选粉机的改进已经成为十分迫切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螺筐转子循环风式选粉机新结构设计,使其不但能极大地提高细粉回收的效率,而且可以有效降低细粉的损耗、有效保护环境,且不增加能耗。可实现高效、低能耗的设计目标。
本实用新型的基本构思是提高对合格细粉的回收率,使细粉尽量少的回输到研磨工序中去。尽量少或基本消灭细粉随放空的气流损耗。为实现这一技术效果,本装置设计中首先考虑将回转式螺筐分选机和旋风子细粉收集器进行复合式结构设计,使其合理组装在一起并且和相应的落粉仓、导风管和风量控制阀门合理地组合构成一个紧凑、完整高效的复式结构。其设计上的特殊处理即是将回转式螺筐分选器上风出风口与旋风子式细粉收集器的上进风口切向串联在一起,两者的下进风口和上出风口通过外设管道和鼓风机串联在一起,从而形成一个工作气流内封闭式的循环风结构。使工作气流最大限度的减少了排空,使细粉增加了被分选出的机率,从而可有效地提高对细粉的回收率和保护环境。在以上结构的基础上进一步改进对分选机构的设计,可以更有效地加大细粉分选的机会,使本设计实现其发明目的。
下面结合附图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如何实现的:
图1是本实用新型各部结构位置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主体部分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1代表旋风子细粉收集器,1A是1的送风管,1B是1的引风口,2为总引风管,3为进料管,4为总送风管,5、7为自动调节阀,6为鼓风机,8为回转式螺筐子分选器,9为观察窗,10、11、12为精料门,15为送风分岔管,14为细粉室,15为进料漏斗,17为分流器,17A为竖直筋条,18为观察窗,19为分料器,20为送风口,21为驱动主轴,22为螺筐转子,23为螺旋桨撤料盘,24为驱动装置,25为粗粉落粉仓,26为细粉落粉仓,27、28为粉料出口,L1、L2为γ-料位传感器。
本实用新型在主体结构上除了对位置与联接方式进行了改进外,重点对其中的螺筐转子式分选器8做了重大改进。改进后的分选器是由三段圆柱形外壳和设在下段的层叠环形分流器17,中段内的螺筐转子分料器19组成。进风口20设置在下段的壳体上并直接与鼓风机6的送风管相连,上段外壳组成的是分选器的细粉室14,其外壳上沿切线方向设计有数量与旋风子收粉器1相匹配的出风口,将来该出风口通过送风管1A与旋风子收伙器1相通。在细粉室14的上端封盖上设有进料口3及与其配套进料漏斗15,还设有循环风道的分岔送风口15,该送风口15通过自动调节阀7接在送风总管路上。整个外壳的下端为分选器的落料口与粗粉落粉仓27相贯通。
按以上结构所设计的螺筐式分选器在分选性能上就会大大优于已有分选装置。在下段所设置的层叠式环状分流器17是由3-4围绕成圆台状环形带组成,套叠形成的环带的径向几何尺寸由从上向下依次逐渐变小,最下面一个圆环呈倒圆台形,相互之间借助垂直方向的筋板17A固定相对位置。以上结构设计当气流经送风口20进入壳体内后,可以加速带物料气流的角速度及加大离心分力,在气流依次通过分流器的每道环时都能进一步加速细粉的升力和粗粉的沉降速度,其强化分选作用尤其明显,配上分岔送风管15的风量调节控制可以有效地实现细粉技术指标的控制和提高收粉效率,这一结构的改进是本实用新型设计的关键措施之一。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李来时,未经李来时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00248219.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