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远红外辐射发热床垫无效
申请号: | 00247450.6 | 申请日: | 2000-08-24 |
公开(公告)号: | CN2443712Y | 公开(公告)日: | 2001-08-22 |
发明(设计)人: | 王连玉;冯金桥;杜庆洪;李新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青岛石墨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F7/00 | 分类号: | A61F7/00;A61N5/06;A47C23/00 |
代理公司: | 青岛联智专利事务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迟承柏 |
地址: | 26661***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红外 辐射 发热 床垫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人们日常生活用品,具体说是一种床垫结构的改进。
人们在日常生活中使用的床垫,一般是由填充物及面层构成,面层可以是纯棉、化纤、棉化交织、丝绸、麻织物、毛织物,面层包覆在填充物外面,这种床垫本身不能产生热,在环境温度比较低时,使用这种床垫不会使人感到温暖舒适。中国专利ZL96 2 48418.0公开了一种远红外辐射板。目前尚未见到以这种远红外辐射板制作的产品。在本实用新型设计完成之前,尚未见到有与本实用新型结构相同的远红外辐射发热床垫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使用,未见到有与本实用新型结构相同的远红外辐射发热床垫在市场上有销售,也未见到有与本实用新型结构相同的远红外辐射发热床垫在文献中有记载。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远红外辐射发热床垫,这种床垫接通电源后能产生热,在环境温度比较低时,使用这种床垫会使人感到温暖舒适,可用于家庭、宾馆、医院、学校和部队。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下述技术方案:
远红外辐射发热床垫,由人造板为基板,以非金属碳元素石墨复合材料制成的远红外辐射膜铺在基板上,以矽酸镁涂料粘合云母板为绝缘涂层,在上面铺盖一层绝缘保护层,在基板下面设置一层由抛光铝板制作的反射板作为发热体,在发热体上覆以聚胺酯复合体作为垫层,它还包括底层支撑架,封闭板和织物面层构成,抛光铝板的厚度可以为0.03~0.05毫米,织物面层包覆在垫层,发热体,底层支撑架和封闭板的外面,面层可以是纯棉、化纤、丝绸、麻织物、毛织物以及棉、毛、丝、麻与化纤的交织织物,面层采用灰色,面层四周以布带缝合,这就形成了本实用新型所说的远红外辐射发热床垫主体,电源线自远红外辐射发热板的两极引出,与双向可控硅无级调压开关相连接,后接入电源插头。
远红外辐射发热板在通电后可产生波长在2~16μm的远红外线,这种发热板的热效率为92%,抛光铝板对于远红外线的定向发射率为8.6。床垫设底层支撑架和封闭板,使之成为一整体,双向可控硅无级调压开关输入电压是110V~220V,调压范围在0~50V,发热温度可以控制在35°~80℃之间。
本实用新型有以下作用和积极效果:
由于本实用新型采用非金属碳元素石墨作为远红外辐射发热板的发热主体,因而提供了一种远红外辐射发热床垫,这种床垫接通电源后能产生热,在环境温度比较低时,使用这种床垫会使人感到温暖舒适,可用于家庭、宾馆、医院、学校和部队。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结构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在图中,1是远红外辐射发热板,2是基板,3是远红外辐射膜,4是绝缘涂层,5是抛光铝板,6是底层支撑架,7是封闭板,8是织物面层,9是布带,10是电源线,11是双向可控硅无级调压开关,12是电源插头,13是垫层。
远红外辐射发热床垫,由人造板为基板2,以非金属碳元素石墨复合材料为远红外辐射膜3,以矽酸镁涂料粘合云母板为绝缘涂层4,以抛光铝板5作为反射板的远红外辐射发热板1作为发热体,在发热体上覆以聚胺酯复合体作为垫层13,它还包括底层支撑架6,封闭板7和织物面层8构成,抛光铝板5的厚度可以为0.03~0.05毫米,织物面层8包覆在垫层13,远红外辐射发热板1,底层支撑架6和封闭板7的外面,面层8四周以布带9缝合,这就形成了本实用新型所说的远红外辐射发热床垫主体,电源线10自远红外辐射发热板1的两极引出,与双向可控硅无级调压开关11相连接,后接入电源插头12。
实施例1:
远红外辐射发热床垫,由人造板为基板2,以非金属碳元素石墨复合材料为远红外辐射膜3,以矽酸镁涂料粘合云母板为绝缘涂层4,以抛光铝板5作为反射板的远红外辐射发热板1作为发热体,在发热体上覆以聚胺酯复合体作为垫层13,它还包括底层支撑架6,封闭板7和织物面层8构成,抛光铝板5的厚度可以为0.05毫米,以棉和丙纶交织织物作面层8,面层8四周以布带9缝合,这就形成了远红外辐射发热垫主体,床垫为1800毫米×1500毫米,电源线10自远红外辐射发热板1的两极引出,与双向可控硅无级调压开关11相连接,后接入电源插头12。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青岛石墨股份有限公司,未经青岛石墨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00247450.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